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皇亲国戚”也可驯服(2)
月底的时候,苏坤私底下反思:
“自己也是人,人总是会犯错误的,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从前自己确实有时候也会松懈,偷偷懒,在一些小事上,也懒得和海涛唱反调,有些疏漏。但这个月,自己可以拍着胸脯负责任地保证,没有漏掉一件事,每件事上都唱足了反调,这次海涛一定会给自己评得更多。”
绩效考核面谈的时候,海涛不出所料,更激动了:“苏坤大哥,你这个月的帮助更大了,在我们部门每个细节上都留下了你宝贵的建议,同事们都敬佩得不得了,我更是从中受益匪浅,你真是我的好师傅。不过,有个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这个月我们部门的绩效由于一些客观情况,被老板和其他部门打得分数很低,总的奖励蛋糕减少了,我本想给你比上月再多评点,可手里实在没有额度了,这样吧,先暂时委屈一点,比上月就少评个20%吧。不过,你千万不要因此而不继续给我们提供帮助啊。”
苏坤听了有些失望,也有些失落,毕竟钱少拿了。不过,想想觉得海涛讲得也有道理,就不多说了。
一晃,第三个月过去了。
这个月,虽然苏坤还和以前一样继续唱反调,但明显没有上个月起劲了,不过他心里还有一丝安慰:“毕竟比以前还多拿30%的奖励,而且海涛还是识货的,能肯定自己的价值。希望这个月海涛能拎得清些,多评些奖励,把上个月亏的补回来,毕竟自己上个月最卖力了。”
不过,绩效面谈时一见面,苏坤就觉得气氛不对:海涛说话有些吞吞吐吐。
果然,海涛内疚地说:“苏大哥,我本想这个月给你特意多评点,把上个月亏欠你的补回来,不过,这个月,我们部门的绩效没有什么改变,当然这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老板很生气,明确指示,所有考评奖励只降不升,而且要大降。我再三强调:你的合理化建议对部门贡献特别大,要区别对待。不过协调了半天,也只是保住了你以前的考评奖励,因此这个月还得再降30%。我知道这不公平,但实在没办法,我最担心你因此没有了猾性,从此不闻不问,不再对部门热心地提供宝贵建议。如果这样,那将是我们部门最大的损失,你不会这样做吧?”
望着海涛充满期待的眼神,苏坤不好说什么,只好点点头。
不过,出了门,苏坤就暗暗地下了决心:“下个月起,一切都和以前一样了,我干嘛还这么起劲地掺和在里面,去提什么宝贵建议。现在,提建议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了,有这份精力,还不如玩玩手机游戏。以后部门里的事,自己再也不管了,再管,自己就对不住自己了……”
可能内心伤害太深了,从此以后,苏坤果然说到做到:不管大会小会,苏坤都变成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就算海涛主动问他意见,苏坤也懒懒地回答:“我没有什么意见,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觉得都蛮好的。”
会议效率为此提高了很多,团队凝聚力也加强了不少。海涛的很多想法和措施因此得以顺利推进,部门的绩效也明显改观了。海涛会心地笑了。
part two 剥笋壳
苏坤出于私利,经常给海涛“唱反调”,严重影响了部门的绩效,但由于苏坤是老板的耳目,所以没有办法将其清除出部门。
当海涛面临这种两难的境地时,没有放弃,反而主动出击,让苏坤自己主动放弃了“唱反调”的行为,让我们一起来剥剥笋壳,看看海涛是如何巧妙做到的。
剥笋壳1:海涛希望得到什么理想结果?
回答1:改变苏坤的观念态度,让其不再“唱反调”。
剥笋壳2:海涛为什么能让苏坤自己主动改变了“唱反调”的态度?
回答2:因为海涛运用了“混水摸鱼”之计,针对“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的关键心理,让苏坤亲见(personal):针对“唱反调行为”的奖励在逐月减少,甚至完全取消了,从而使苏坤的态度,从猾转化为消极,最后彻底转化为抵制。从此一言不发,再也不“唱反调”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