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神话
但是金容顺是一个守成的人物,再加上年纪也大了,他不想继续扩大投资,而金宇中正是要大展手脚的时机,他已经无法再在汉城实业呆下去了,他要自己创业。
1967年3月22日,金宇中与大都纤维株式会社社长都再焕、以及挚友李雨馥、赵东济、金尚重共5人合伙创办了大宇实业株式会社。“大宇”的商号取自大都纤维会社的“大”和金宇中的“宇”二字合并而成。开创之初,设施非常简陋,办公室是一间借来的仅8平方米的房间,职员只有5名,金宇中自任贸易部长。那年他31岁。
金宇中对市场有着超乎常人的洞察力,他总是看准时机,先行一步。上任伊始,他就趁当时韩国实行“出口第一”的政策,以新加坡为中转站,向东南亚国家出口针织物原丝及其制品,当年就创汇58万美元。
金宇中认为没有风险就没有机遇,他常对部下说:“对于开拓者来说,只有敢于冒风险,一步一个脚印地顽强开拓,才会使机遇变为成功,这种精神就是使大宇实业发展的根本。”1968年,韩国纺织业原材料需求激增,而绝大部分出口产品的原料仍需从美国和日本进口,这时,金宇中经过调查研究决定购买日本仓库中堆积的二等人造纤维。这些货主要是因为重量不足而处理,但却质优价廉,利润很大,但风险更大,若一旦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失败,大宇实业将彻底倾覆。但金宇中的冒险获得了成功,这些新产品由于质优价廉而供不应
求,他们开发的新产品不仅垄断了东南亚服装市场,而且还打入了美国、取得对美输出垄断权。
1969年,由于创始人之一的都再焕退出商社,“大宇”解除了同大都纤维的合作关系,由此结束了初创期的合作体制,确立了金宇中一人的经营体制,金宇中也才真正当上了大宇实业会社的社长。
1971年,美国宣称要对进口设限,纺织品进口将采取配额制度。消息传出,其他商社持观望态度,但金宇中却反应迅速,他马上就以闪电般的手法积极部署,确定以促进当年外销实绩的飞速增长作为争取未来配额保障的战略。当时,办理外销手续要一周左右,他则带着有关证件往返于汉城与釜山,一天就办好了全部手续,由此保证了美国的稳定的市场。
1974年,大宇对外出口持续高速增长,达1.2亿美元,获“1亿美元出口塔”的荣誉。大宇的资本比8年前创业时增加了800倍,达40亿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