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 大学问加小窃门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84节:领带大王(3)
    创出品牌

    曾宪梓总喜欢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发展,他认为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可能就一定会有可行。

    虽然事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他并不满足,他不断地反问自己:为什么香港市面上充斥的都是外国的名牌产品;为什么港制产品与外国名牌不相上下却仍然不受消费者垂青。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港制产品的牌子还没有成为出名的牌子、出名的产品。

    而一个品牌出名,除了高质量,也需要不断的、深入人心的宣传,才能走进每个普通人的心里。曾宪梓毅然决然地决定给自己、给金利来一次大胆的尝试——马上在报章上做广告。

    1970年,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即将来到之际,曾宪梓抓住时机不惜花费近3000港元在报纸上刊登了大幅广告,庆祝一年之中惟一的一次属于男性、属于父亲的节日。广告的内容很简洁,内容是:向父亲致意,送金利来领带。

    曾宪梓这次初试牛刀的创举,不仅为金利来接下来向国际名牌的顶峰上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大开了香港广告生产商为推销产品、树立品牌而刊登广告之先河。

    与此同时,精明的曾宪梓率先看中了橱窗文化的妙用,于是他要求几家大的百货公司将金利来领带也陈列进橱窗里,而且标上“金利来”的牌子,以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真正使“金利来”家喻户晓是1971年,当时,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囊括世界杯,凯旋回国途经香港,应邀在港举行乒乓球赛时,香港的无线电视台夺得了乒乓表演赛的独家转播权,而精明的曾宪梓则包了这次乒乓球表演赛的专题广告。还请来当时著名男歌星来做金利来产品的介绍。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句广告词,每天都轮番不停地播放,在几百万香港人的口中争相传诵。不到一个星期,乒乓比赛的盛况,轰动全香港,而金利来领带也成为香港家喻户晓的名牌。广告的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定单如雪片一般向曾宪梓飞来。曾宪梓一再扩大他的工厂,大批量购进制造高档领带的原料,增加工人,日夜加班地赶货。第一次,港产货战胜了外来货,“金利来”独领风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