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49节 人民币升值:一种可能性(1)
    万杰

    加息周期,汇率吸引眼球

    2002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分水岭。当1997年整个东亚笼罩于金融危机的暴风骤雨之下时,中国做出了人民币不贬值的重大决定。作为代价,随之而来的是长达数年的通货紧缩和积极财政政策。但从2002年开始,中国渐渐由通货紧缩转入通货膨胀,人们担心的焦点,由内需不振转为投资过热。

    自2004年中期以来,中国出现了cpi(消费价格指数)高于银行长期存款利率、ppi(生产价格指数)高于银行长期贷款利率的非正常现象。由于银行存贷款双双出现负利率,央行加息势在必行。自10月29日央行9年来第一次加息开始,中国进入加息周期。

    通货膨胀导致负利率,负利率导致加息。进一步追溯通货膨胀的成因则会发现,中国属于输入型通货膨胀,根本原因在于人民币被低估——按现行汇率中国国内物价低于国际水准。

    因此,中国当前的所谓汇率问题(人民币低估、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所谓利率问题(通货膨胀、负利率、加息),系出同源,且殊途同归。解决了汇率问题,利率问题就迎刃而解;反之,通货膨胀到一定程度,汇率问题也会自然消失。总之,或者人民币升值(道路1),或者国内通货膨胀加升息(道路2),或者双管齐下(道路3),中国必须在三条道路中做出选择。

    从目前情况看,央行选择了首先升息,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放弃道路1。但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悬念只在于人民币何时升值、以何种方式升值、升多少。

    现在,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利弊讨论已经如火如荼。反对升值者据说找到了八大理由,而主张升值的理由更多。在加息周期终于登场亮相的这一刹那,另一个舞台上犹抱琵琶的人民币汇率同样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外汇政策诸形态及利弊分析

    任何一个发行货币的现代国家都有外汇政策。外汇政策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兑换政策,二是汇率政策。

    兑换政策有两种,一是自由兑换,就是民间(包括境外主体)可以自由买卖外汇,当局不作干预;二是外汇管制,就是民间必须得到许可或通过指定渠道进行外汇买卖,当局可以禁止某些买卖行为。

    汇率政策也有两种,一是管制汇率(或称固定汇率),就是汇率由官方规定或者官方以市场手段将汇率限定在它期望的水准上;二是市场汇率,就是汇率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当局不做干预。

    由于市场汇率的前提是外汇自由兑换,因此外汇政策一共有三种基本形态:完全管制的外汇政策(外汇管制加管制汇率)、完全自由的外汇政策(自由兑换加市场汇率)和半管制的外汇政策(自由兑换加管制汇率)。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