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国: 海归精英50人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张朝阳:竞争让我们更强大(1)(2/2)

    张朝阳先生目前担任的其它社会职务有:

    中华全国工商联第九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工商联执委

    "阿尔布赖特全球发展趋势调查委员会"顾问董事(由美国前国务卿阿尔布赖特女士创办)

    欧美同学会商会副会长

    福特汽车环保奖执行评委

    他把西方的风险投资带回了中国,创办了第一家中文门户网站;他的命运随着新经济的潮起潮落而大起大落;他的名字与互联网一起进入了千家万户,他愿所有的网民“生活从此更精彩”;他是时尚、前卫、年轻的象征,成为新经济时代许多年轻人的偶像。张朝阳以巨大毅力坚持度过互联网黎明前最黑暗的前夜,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赢家之一。

    2004年8月11日,黑头发黄皮肤的张朝阳出现在美国新奥尔良世界管理学界最高学术机构“国际管理学会”第64届大会上,他获得了大会的惟一最高大奖“管理学术奖”,这也是该会首次把素有“管理奥斯卡”之称的奖项颁给了一位中国人,一位将到不惑之年、出身“草根”阶层的互联网企业家。这是数年来亚洲乃至发展中国家第一位荣获世界管理学界最高管理奖的企业家。

    对新知识的饥渴

    普通人眼里的张朝阳是一个性格张扬很会做秀的网络先锋,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性格内敛并且深深眷恋母体文化。

    张朝阳的小学时期是在文革最乱的时候度过的。1966年“文革”开始,国家停止了高考,那时的小学生们没有听说过高考,没有学习压力,也不懂“文革”是怎么回事,除了学语录外,最为重要的是当上红小兵。三年级时张朝阳还光荣地当上了红小兵中队长。他模仿电影《向阳院的故事》,发起暑期“向阳楼运动”,组织一帮红小兵为百姓做好事,在居民区给树浇水、帮食堂择菜等。

    那时在学校学不到多少知识,只好在家里学。张朝阳父母是某兵工厂的大夫,也算是知识分子,辅导孩子小学的知识没有问题。课堂上虽然学不到知识,但也没有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用他妈妈的话说就是,儿子“特猴”,张朝阳小时候容易被各种离奇的想法抓住,然后很投入地去尝试。9岁时练了半年武术,妈妈还特意给他做了一条像模像样的灯笼裤;然后学画画;10岁练了一年二胡。俗话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张朝阳却在四年级时迷上《水浒传》,连看两遍。尤其羡慕里面的“没羽箭张青”打石子的绝技,他每天苦练飞刀,用石子儿砍树,打得还挺准。

    1976年张朝阳小学毕业,就在这个暑期唐山发生大地震,西安也闹地震,西安震级虽然不大,可大家都住地震棚里。张朝阳就开始动脑筋搞创造发明,他发明了个“小小地震仪”:在凳子上放一个球。他想,如果一地震,球就会“当”的一声掉在地上,提醒人们赶快逃命。

    小学时期五花八门的兴趣都没有坚持下来,学习终于成为张朝阳最大的兴趣。他对新知识处于一种饥渴状态,特别爱看《中国青年报》,那是一份当时对中国青年思想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让张朝阳如获至宝。陈景润、杨振宁等科学家成了他的偶像。“我的理想是关在只有一盏小煤油灯的屋子里解数学题,一整天只吃一个冷馒头--当然,那个时候我的确喜欢物理,它对世界作出解释。”

    198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那年他才17岁。多年以后回顾大学时代时他说:“学物理的人非常纯洁,所以竞争才格外残酷。不停地比,比谁的作业先完成,谁学习的时间最长……整个小社会只提供给你一种可能性,所以……我的成绩一直是前三名,可是得不到第一名时的感觉……就去游冬泳,那水真是刺骨……每天绕着圆明园跑五六公里……就是想证明我是可以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