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推行普及基础教育,国家文盲充斥下推行开放改革,不单无法令中国顺利全面演变成商品市场经济工业社会,更可能把国家推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国时期,忽视基础教育,小学入学率低至20%,1936年全国只有54万中学生。这便是民国政府在当时无法摆脱失败命运的重要原因。一生醉心“矛盾”,相信“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理性、有序、发展的中国所必须具备的全民普及教育基础及平民阶层子女大量涌入官僚系统就在疯狂、混乱、停滞的文革中诞生、固定下来。
由于任何国家的统治官僚阶层其实来源自大学毕业生,文革十年只招一百万来自工农兵中下家庭的学生,便使在毛去世后,招收、提拔年轻干部的过程中,低下阶层农村子弟能与上层知识分子、城市人口在较接近的基础上竞争。”
“认为需要切换整个官僚阶层来实现心中社会主义中国目标,便毫不留情,看来一点都不念旧。但想想长征时红军从八万多人到后来剩下数千,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的数百万士兵捐躯,都来源自农村。毛其实并没有忘记,并无背弃以鲜血为中国争取到独立自主、打下社会主义江山的农民子弟兵。”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