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胜利走向胜利: 以少胜多的管理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要么数一数二,要么放弃
    ——集中资源,夺取领导性市场份额

    在整个产业数一数二

    案例:华为、娃哈哈靠管理学打天下的故事

    能够在整个产业数一数二,那是可以称为企业巨头的。一个企业要发展成为企业巨头,当然一定具有许多特质,也遵循一些基本的经营路线,比如在产品领域数一数二啦,在细分市场数一数二啦。问题是,有那么多的企业或者在产品领域,或者在细分市场数一数二,可是要在整个产业数一数二,却是力不从心、遥不可及。

    经过观察,我发现,能够在整个产业数一数二的公司,除了具有所有优秀公司的基本特质之外,还有两个独一无二的特质,就是具有异乎寻常的战略抱负和深得管理学的精髓。

    前者,实际上也是在管理学的指导下,善于从世界产业的基本格局、中国市场的特点以及企业本身的特点出发,提出战略目标。特别是在几乎所有领域都被跨国公司包围了的情况下,敢把霸主拉下马。

    后者,则是在战略战术的层面上,具体运用管理学。一句话,靠管理学打天下。

    从事通讯设备的华为技术公司和国内最大的饮料企业娃哈哈就是这方面的两个好例子。

    敢把霸主拉下马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内路由器市场一直都被国外公司垄断,特别是美国的思科公司。思科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地的市场份额基本都还保持在70%以上。

    跨国公司的杀手锏就是技术,国内厂商很难进入路由器市场。在高技术领域,许多中国企业对跨国公司怕得要死,一说要搞自主研发,就哼哼唧唧:“哎呀,怎么赶也赶不上,你看外国人的研发投入有多大呀!我们只能花钱去买外国人淘汰下来的技术。”

    然而,面对市场现实和国外企业在高端路由器的垄断优势,华为毫不犹豫,果断地在高端路由器上建立自己的阵地。华为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在下一代骨干网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也才能从本质上扭转国内厂商在该领域的被动局面。

    2000年,华为研发成功了ne系列高端路由器,2000年8月华为quidine16就规模应用于河南通信,第一次打破了国外厂商在高端路由器领域的垄断。

    1998年华为正式进入路由器市场之后,到2001年就在中低端产品市场上占据了35%的份额。

    几年下来,华为不仅在国内赢得了与高端路由器市场霸主思科旗鼓相当的市场地位,2004年华为的高端路由器已经占据中国市场18.5%的市场份额。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