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双耳全聋的女孩可以在人民大会堂用纯正的普通话做精彩的演讲,是父爱的力量让她的生命充实升华。这个父亲叫周弘,被称作中国的“大岛茂”,他的女儿叫周婷婷,被称作中国的“海伦·凯勒”。周婷婷是中国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受到江总书记的接见。
聋哑女儿的出生也改变了父亲命运的轨迹,他由一个普通的工厂技术员踏上了一条为聋哑人奉献的教育之路,父亲的心血让女儿出现了奇迹,他用这套方法培养了一批周婷婷式的早慧聋童,接着他把这套方法让健全儿童分享,结果改变了成千上万健全孩子的命运,成了他们的阳光家园。走进婷婷的故事,会让许多人改变对生命的态度,让许多人的眼睛变得温暖而又湿润。叫一声“爸爸”就够了周弘同妻子姜林美都是“老三届”(1967年)的初中毕业生,后来周弘进了南京一家工厂任技术员,姜林美在一家商业部门任会计。1980年6月29日,一个小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
然而,命运是那么无情,迎接婷婷的是有形无声的半个世界。婷婷的耳聋是先天性的,一岁半时因发高烧打了一针庆大霉素,导致双耳全聋。夫妇俩背着女儿,踏遍了南京城的大小医院,医生都说婷婷是不治之症。“双耳全聋的孩子在全世界都属康复禁区,她今后惟一的出路便是上聋哑学校!”医生说。 在幼儿园,漂亮的婷婷被称作“哑巴白雪公主”,孤独的婷婷没有小伙伴。隔着幼儿园的大门,爸爸悄悄地望着无助的婷婷吮着小指头的样子,他感到五脏六肺被撕扯着。耳聋的婷婷因为听不见,也不会说话,自卑的她想小便也不会表达,憋不住时,便尿在裤子上。每一次周弘从厂里下班奔向幼儿园,第一个动作便是摸女儿的裤子,如果裤子湿了,他的心也湿了。
每逢这时,女儿便用一双困惑的大眼睛看着爸爸,爸爸在流泪,爸爸的心在滴血。 周弘多想听到女儿叫一声:“爸爸”。他曾经对朋友说,哪怕一把大火把我家烧得精光,只要女儿喊一声爸爸,他便感到付出有了回报。那时候,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风行一时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患血癌的幸子姑娘含笑离开了这个世界,因为,有坚强的爸爸一直陪伴着她,为她最后的生命壮行、喝彩,那个男人是大岛茂。
那些夜晚,周弘抱着双耳全聋的女儿边看边流泪,女儿常常侧过身好奇地望着爸爸,她掏出幼儿园的小手绢为爸爸擦泪,也许她知道,那是爸爸在伤心。那一曲感天动地的父爱歌谣却从此改变了周弘命运的方向。女儿失去了听觉,但她也是一个健康的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可爱,更宝贵的吗?血液在内心升腾、凝聚,周弘突然感到世界一下鲜亮起来。 打开通向有声世界的路从此,周弘带着聋哑的女儿,走上了一条与命运抗争的漫漫长路。从婷婷3岁时,周弘便带着女儿定期到上海一家部队医院治疗,用针灸电疗的方法试图让女儿复聪。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