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前提就是要有一个主生产计划。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关于生产什么产品和什么时候产出的权威性计划。该计划只考虑最终项目,这些项目可能是产品,也可能是处于产品结构中最高层次的装配件,这些装配件可根据总装配计划装配成不同的产品。主生产计划考虑的时间范围,即计划展望期,取决于产品的累计提前期,即产品所有零部件的生产提前期和采购提前累计之和。计划展望期的长度应当等于或超过产品的累计提前期,通常为3~18个月。主生产计划的形式通常是一个按时区列出的各最终项目产出数量的矩阵。
主生产计划是erp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计划层次,以后我们还将详细讨论。
mrp系统的第三个前提是在计划编制期间必须有一个通过物料代码表示的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bom是产品结构文件,它不仅罗列出某一产品的所有构成项目,同时也要指出这些项目之间的结构关系,即从原材料到零件、组件,直到最终产品的层次隶属关系。
mrp系统的第4个前提是要有完整的库存记录。也就是说,所有在mrp系统控制下的物料都要有相应的库存记录。
除了以上4个前提条件外,实施mrp系统还要满足以下几种隐含的假设条件。
(1) 要想使系统能够有效地工作,就必须保证bom和库存记录文件的数据完整性。确切地说,这个要求不是针对系统运行而言的。因为即使输入数据不正确,系统也能输出技术上“正确”的报告。然而,正如计算机人员常讲的那样,“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也是垃圾”。这样的垃圾数据当然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因此,保证文件的数据完整性是针对管理效果而提出的要求。
(2) mrp系统还要求所有物料的订货提前期是已知的,至少是可以估算的。一般情况下,在编制计划时,每项物料的提前期都应该是一个固定的值。虽然提前期的值可以更改,但不允许一项物料的提前期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mrp系统无法处理订货提前期未定的物料。
(3) mrp系统要求所有受其控制的物料都要经过库存登记,从而有一个入库状态(即使是短暂的),然后,才可以为满足某项订货而发放出去。这样,生产过程的每个阶段实质上是通过库存信息来监控的。
(4) mrp系统在计算物料需求时间时,假定用于构成某个父项的所有子项都必须在下达父项的订货时到齐。因此,子项的需求均在父项的订货下达时发生。
(5) mrp系统还假定每项物料的消耗都是间断的。例如,某父项物料由50个子项构成,那么,mrp在进行计算时就恰好分配出50个,并假定它们被一次性地消耗掉。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