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人物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4、能“适”才能生存
    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意指万物皆应有度,能有“适度”,诸事皆顺,而“失度”则容易失道。所以,“适度”是衡量一个团队高级管理层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身为“一号”配角的“二号人物”更要循于“适度”,把握分寸。能“适”才能生存。所谓适度,内涵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对“一号”要尊重而不奉承,要服从而不盲从;比如对团队事务要揽事而不揽权,要尽责而不越权;比如对他人要谦虚而不怯弱,放手而不放肆;比如在处事中要有才而不显才,要有本领而不出风头——所有这些,都是团队“二号人物”“适者生存”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你就很难在团队里获得好人缘。

    在诸多的适度中,最重要的是对“一号人物”态度上的适度。所谓服从而不盲从、尊重而不奉承,指的是对“一号人物”服从的适度。没有适度,就没了规矩。比如那些只乐于对“一号”点头哈腰,不管是对是错只会以“好、好、好”或“是、是、是”的“二号人物”,绝对是一个没个性、没修养的懦夫。

    与点头哈腰型的“适”形成反差的另一种表现是“不适”。与团队感到不适将该怎样做呢?回答无非两种:一是拍拍屁股走人;二是顶着压力去发现新的“适”。两年前(2002年),××集团内部发生了一次高层动荡。两位负责营销和宣传部门的副总一起离开,并带走了十几名骨干去另起炉灶。原因很简单:虽然××集团所给的薪酬不菲,但感觉不适,难以体现自身的价值。这种因不适而走人的现象在西方国家并不多见,但在中国,因为团队多数属于创建不久的民企,其内部管理制度的不成熟、观念的不和谐,造成被难展身手的经理人抛弃的事就屡见不鲜。殊知民企老板伤痛多多,而出走的经理人们却总为自己能“脱离苦海”而沾沾自喜。悲乎!

    常言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号人物”不是万事通,“二号人物”作为辅佐者,有经验,有积累,管理工作能力不应该在“一号”之下,这些都是“二号人物”的优势。如果你因为“一号”“水平太次”而感不适,动辄走人,这绝非明智之举。试想,如果“一号”一切都很到位,还高薪聘你来干什么?不过,像那种“消极适应”者,我们也不敢恭维。比如在明知“一号”的某些策略失度的前提下还只会满口应承,全由“一号”说了算,心理只抱定反正错了你兜着的不负责任态度,到事情出了乱子,你就愧对团队“二号”的尊称。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