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实业才能久远。
搞实业对社会和个人身心都有益。
现在讲我的关于立足久远的做法。
淡水的富翁多,这在中国最富裕的广东省也是比较有名的。当然,这些富翁都不是生就的,也不是外来的,而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造就的。
淡水优越的地理位置被人们发觉后,淡水镇就掀起了一场势不可挡的房地产热潮,这场房地产热潮也就顺理成章地卷起一场发财狂风。短短几年时间里,淡水房地产的升值速度简直就像坐了火箭,史无前例地迅速上涨了几百倍,一批有胆量和有一点本钱的人便成了暴发户。据有人粗略地带保守倾向地估计,在淡水这块小小的土地上,百万富翁少说也有上千个,千万富翁绝对不会低于100人,资产上亿的大富豪至少也有二十来个。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富翁绝大多数都是本地人,像我这种外来户是很少很少的。
同时,这些暴发的富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过去的平民,也有极少数类似我这种情况的打工仔,实际情况正如广东《黄金时代》杂志的一位记者写到的:“突然的暴富使得许多人都过上了畸形的奢侈生活。”许多人由穷变成大富翁,有了大笔的钱,再也不想劳累和操心,安安心心享清闲福了。很多人都以为我也会同这些享清闲福的人一样,因为我从一无所有,经过几番拼搏,到现在成为巨富,是该轻松轻松了。但他们都猜错了。
我的实际行动又一次让许多人觉得意外。连广东的《黄金时代》杂志记者也写道:“刘延林可能是属于极少的巨富之后,仍然还有进取的平民大款。”
他们不理解,这是很自然的事,因为他们不知道我十几年来,离乡背井,吃苦受累,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要出一口气。我才18岁时,仅仅因为做生意亏了本,很多人就说刘延林这辈子完了。刚刚18岁就完了,我刘延林这一辈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我就要让那些小看我的人口服心服。
照理说,我现在成了大富豪,有了很多很多钱,也算争回了一口气,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仅仅是钱不足以展示整个人,世界上很多坏人恶人不也是同样有很多钱吗?我要让自己区别于那些人,要让别人在谈到我刘延林时不至于说:他不过就是有点钱罢了。
所以,我自从买下砖厂后,一直就是立足于干实事,而且是长远地干实事。
尽管我没有料到房地产会热得那么快,热度会那么高,但这个热刚刚一开始,我就冷静地反复掂量自己的“下一步”。
正是这一个“掂量”,在当时使好多熟悉的朋友不理解,都说,在中国,政策常变,你抓一把算一把,想什么“下一步”呢?
也正是这个“掂量”,到后来令许多人惊叹,说我“远见卓识,早着先鞭”,说得我自己都怀疑起来,我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