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本月经典故事:
靠电话、call机、传真机成为地产红娘
——香港永顺行地产公司经理王泳妍
不论何人,本事大小,创业致富的第一件事,在于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生意,如果朝秦暮楚,一天三变,就肯定东拉西扯,一事无成。
在香港,白领女性通过几年打工,往往能够小有积蓄,自办公司。有人办婚姻介绍所,有人办职业介绍所,然而,在1985年,仅26岁的文弱女子王泳妍却办了房地产介绍所。她用3万港元的微薄资金来经营地产,算得上是闻所未闻,实属资金短缺到了极致,然而,王泳妍创业虽只有短短几年,却在香港地产界站稳了脚跟。
她的生财秘诀在哪里?
她指着桌上的三件器具:电话、call机和传真机。1.抓住偶然机会踢出头一脚王泳妍曾做过酒店接待员、船务文员、售货员、接待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发现,如果能替别人找到合适的房子,就会获得一笔可观的报酬。
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她凭着所学到的地产知识,与两位在广告界任职的朋友,合伙办起了永顺行地产投资有限公司。
王泳妍的公司位于港湾中心商场地铺,面积只有75平方英尺,算得上一个迷你型公司,但租金不算太高,每个月2500港元。
公司创办之初,她仅用了3万港元的资金,包括两个月租金和11000港元的装修费。公司虽然显得小了一点,但就她而言,已经足够了。
王泳妍认为,干房地产介绍这一行,不需要特别的生财工具,有了写字台、电话、传呼机,便万事大吉了。
开业后最大的开支莫过于广告费,不做广告不行,因为广告是招徕客户的重要途径。平均每个月花在广告上的开支,要占总开支的40%多。王泳妍刊登广告,重点放在《星岛日报》,其次是《南华早报》。因为《星岛日报》发行量大,且广告费也较便宜,每小段只需38港元,故此每天刊登也不成问题,即使加大篇幅,也还是比较划算。
在开业之初的那段日子里,因为资金有限,王泳妍独立地担负所有的工作,上班时间每天都从早上八点一直到晚上九点,十几个小时下来,她累得喘不过气来。开业头一个月,生意平平,但进入第二个月,不仅收支平稳,而且有了一些盈余。
地产市场的淡季,一般在2~4月份。王泳妍至今还记得,最惨的那一个月,她只做了一笔生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