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跪在大二宿舍的床上,看到了克里丝蒂一年多前给我写的一封信。她是妈妈的女儿,我的同母异父姐姐。信里有我亲生父亲的地址。信上满是脏污,皱巴巴的,在床下靠墙边。克里丝蒂在俄勒冈法院工作,我父亲是那里的法官。一年前,她曾问我要不要他工作的地址,我说,好的。或许有一天我会给他写信。不过我还没有写过。
上高中时,记者们为了写出一个好的报道,曾经问我:“你会去找你父亲吗?”这个问题让我很失落。不认我这个女儿是他的选择。我四岁时,妈妈曾经给他去过一封信,寄过几张照片。可他从来没有回过信。我对跟这样一个人见面毫无。但是报纸和电视片段总是用这样的话结束:“萝拉莉的下一个计划是找到她父亲。”或者是我“有另一个追求:去跟(我)父亲联系。”
到我上了大学后,我的想法稍微发生了变化。尽管我依然没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动去写信给他或去认识他,但我脑海里有一个头发花白六十多岁老人的形象,他每天都在老去。要是他突然去世,而我却从未联系过他,那会怎样呢?我对那个曾经给了我一半基因的人产生了一点隐约的好奇。我知道自己放弃了一个满足好奇心的机会的话会后悔的。
我从尘埃中找出了姐姐的信,并且意识到——人永远不会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时候。我永远不会说出十全十美的话。我永远不会像现在这样有更多的话要对他说。
我在桌子前坐下,拿出一张白纸,一张小纸片,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多少要写。我写了简短的三段话,一份简短的自传。
亲爱的罗伯特·摩根:
你好!我是你女儿,不论这个关系意味着什么。我猜想我的确无法从你那儿要或指望得到任何东西。我只想让你知道我的存在。我从未见过你的照片,我对你一无所知。
我是哈佛大学的二年级学生,这对知道我不是件重要的事。嗯……我参加这里的大学摔跤队。那很有意思,我认为是最好的运动。
不管怎样,随信附上我一年前拍的一张照片。我的同屋是个很出色的摄影师(她拍的这张照片)。
要是你想回信什么的,我的学校地址是
——亚当斯邮件中心
剑桥 马萨诸塞州 02138-7520
诚挚的,
萝拉莉·萨默
1996年1月28日
(我想写这封信已经很久了,不过我似乎没法写得更好)
(要是你回信,我会很高兴寄更多的照片并作说明)
我那冷淡的笔调掩盖了内容的重要性。我并不指望从那儿会有什么发生。我不知道他是否会回信。我不想关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