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攻略: 公司高速成长的中国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引爆“共产试验”(1)(2/2)

    为了把蒙牛建成百年老店,2002年底,牛根生就有了捐股的念头;2003年圣诞节,他正式向负责上市法律事务的律师陈述了这一决定。据知情人士透露,牛根生捐献股份的行动所以历时一年多:一是家人几经商量,颇为慎重;二是中外律师三番五次往来返稿;三是只有成为上市公司才可操作(2004年6月10日上市后进入实施阶段)。

    没有超凡的战略眼光,断然做不出这样惊世骇俗的抉择,难怪有关媒体称牛根生为中国捐股第一人、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

    不过,最近仍有分析人士对蒙牛公司的资本运作和股权结构提出疑问。相应的评论甚至称,牛根生的捐股可能只是弃股,背后暗含着蒙牛管理层与外资股东间的某种不和谐。

    猜测引发了各种联想,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牛根生有理由作出澄清。在距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40公里的蒙牛和林生产基地,6年前曾是一片荒滩,如今,该基地前后五期工程巍然耸立。据了解,蒙牛已在全国14个省级行政区建起了20多个生产基地,日处理鲜奶量达5000吨。

    在内蒙古和林生产基地边上的一幢别墅里,牛根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这幢别墅一房两用:董事会召开期间,这里是股东们的办公场所;闭会期间,他住在这里。这幢别墅最大的特点是,会议室多,会客点多。”

    “我拿自己的钱奖励手下的员工,算起来也有十几个年头了。小奖几千几万,大奖几十万上百万。”牛根生说。蒙牛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小胜凭智,大胜靠德”。想赢个三回两回,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想做个百年老店,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蒙牛乳业之所以能在6年间从销售额全国排名第1116位上升到第二位,与他“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观念有极大关系。

    老牛专项基金起始资金是牛根生2003年股红的51%,约300多万人民币。而伴随着蒙牛股份在股市上的表现,基金规模的变动曲线也会与此呈正相关。该项基金的一级法人是蒙牛事业促进会,老牛专项基金是它的二级法人。奶协领导、政府官员、蒙牛中高层领导等,都是该项基金的委员。不过,老牛把同样贡献了股份的妻子、儿子、女儿列为名誉委员,他们三人没有决策权,也没有建议权。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