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牛,有一个团队共同学习过的一个寓言故事在流传:
猎狗追野兔——“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
很久以前,有一位猎人带着猎狗在树林里打猎。有一天,猎人发现了一只野兔,举枪射击,打中了兔子的一条腿,受伤的兔子慌忙而逃。猎人命令猎狗追击,猎狗追了很久却空手而归。猎人问猎狗:“你怎么空手回来了呢?”
猎狗说:“我已经尽力而为了。”
兔子拖着受伤的腿跑回家,全家欢欣鼓舞,问小兔子,你拖着受伤的腿,是怎么逃过猎狗追捕的呢?”
兔子回答:“我全力以赴地跑,猎狗尽力而为地追,所以我赢了。”
牛根生写过一篇《择师论》,发表在《蒙牛管理团队文摘》中,对于学习,他有深刻的见解。他认为要向强者学习,与巨人为伍,这样才能成为强者。他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学习型的团队。文章这样写道:
螳螂作战,你的胸怀会越来越小。蜗牛伴跑,你离冠军的宝座不是近了而是远了。和结巴子辩论,你有成为第二个结巴子的危险。我们要建立学习型组织,不管是师于自然、师于生活,还是师于书本、师于人物,择师是个首要问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正确吗?正确。要学吗?不尽然。此三人中有师,彼三人中也有师。师此师彼,有个机会成本问题。每一寸生命都不可重复,选择了二流就错过了一流!师个诸葛亮,学个诸葛亮;师个臭皮匠,学个臭皮匠;师个老巫婆,学个跳大神。师优者优,师庸者庸。
过去讲“拿来主义”,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占有,后挑选!——这是短缺经济时代的“圣旨”,因为拿得慢了就会两手空空。现在是过剩经济时代,主要矛盾不再是“有与无”,而是“优与次优”,拥抱月亮就会错过太阳,贪恋芝麻就会漏过西瓜。多少人八面伸饵,要我们吞下(占有),然而一旦吞下,我们还有重新选择的余地吗?所以,世易时移,因时顺变,“先占有,后挑选”须变作“先挑选,后占有”,是为“新拿来主义”!——这是过剩经济时代的“圭臬”。择业如此,择婚如此,择师如此……但有选择,莫不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