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攻略: 公司高速成长的中国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三靠哲学风行
    创什么牌?蒙牛,中国牛,世界牛。学什么智?古今中外,三教九流,天地人虫。得什么胜?你我赢,大家赢,人人赢。《周易》讲象数理,“三靠哲学”蕴含的正是蒙牛的“象数理”。

    大道行简。最高级的最简单。探究蒙牛企业文化,我们力图用几个字、几条线概括之、勾勒之。

    文化不只在纸上,不只在心中,关键在行上。“知道”不等于“得道”,“得道”不等于“行道”——替天行道,替民行道,替己行道。

    孔子讲:听其言,观其行,知其性。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掌旗者、布道者、践行者。“企业文化”与“企业家文化”唇齿相依。透视企业文化,从透视企业家的言行开始。

    牛根生创立企业时便给自己立了一则座右铭: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他把蒙牛文化概括为一体两面:“牛”文化,“德”字根。

    据说,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又说,古埃及文化的复活,就是从破译文字开始的。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文化有根。根在,文化就在;根若断了,文化就换了。

    蒙牛文化的“根”是什么?

    用一个形象的字概括,是“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用一个抽象的字概括,是“德”——“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为什么是“牛”、是“德”,而不是其他什么“鹰”呀、“巧”呀?想想吧,与我们命运相连的是怎样一群人:产品市场上,是亿万公民;资本市场上,是千万股民;原料市场上,是百万农民……除了这“三民”,还有“三军”:生产大军、销售大军、供应大军。把我们自己与家人,连同亲戚,所有人加到一起,放到天平的一端,然后把“三民”与“三军”放到天平的另一端,称一称,比一比:谁重?谁轻?

    蒙牛身上的担子无比重啊,这边龙头一哆嗦,那边就会浪翻船:农民宰牛,市民断奶,股民损金。可是,规避这一切风险的核心力量是什么?是员工。所以,我们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要德字当先。“德”是主根,“与自己较劲”与“经营人心”是两大侧根。

    把根留住,过去吃饭穿衣靠了它,将来发光发热还靠它,这是蒙牛事业的源泉。

    2002年10月,在中国奶业年会上,应大会之邀,牛根生系统阐述了蒙牛文化的框架。其中在《学习型文化让企业站到巨人的肩膀上》一节中谈到:

    观众方者为良医,观众器者为良匠,学习型文化让企业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人和动物的一大区别是人有文字,动物没有。所以,动物每一代都是退回原点,从零开始,人却可以读到远古时候的记载,站到所有前人的肩膀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