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成熟: 成功者的26种非常思维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聪明人最愚蠢,呆傻人最智慧(2)(2/2)
    2002年3月20日,是英国和美国两家出版公司悬赏100万美元解决歌德巴赫猜想两年期限的最后一天。可是直到截止日期,仍然无人有缘。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屈居于6平方米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用一只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歌德巴赫猜想”中的“1+2”。他那瘦弱的身躯何以创造出这样的辉煌?

    一个人的成功度和他精力的集中度成正比,能够到达成就巅峰的人,必是那些能够在某一个领域学有所专、研有所精的人。如果集中心力于某一个领域,全力以赴,那就一定会有所成就。正因如此,这样的人不可避免地、在他们所不擅长的领域就表现出所谓的“低能”,甚至成为别人的笑柄。亚当·斯密写出《国富论》这一经济学的不朽名著,但却不知道如何进行家庭理财;牛顿能解读自然奥秘,却也为自己的大猫和小猫开了一大一小两个门洞;作家流沙河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但不知道打电话是先拨号还是先把听筒拿起来;哲学家金岳霖居然会忘记自己的姓名,不得不求教于自己的洋车夫……

    时间短促,不仅因为人生短暂,更由于人事繁杂。因此,必须集中精力,把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用在重要的事情上。唯有如此,才能超越芸芸众生成为一个成功者。当然,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因为人的太多,诱惑也就难以抵挡。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曾这样评价:“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邓小平说:“中国有1000个陈景润就了不得!”

    ☆天才有时会有些怪、异、蠢、笨、呆、傻、痴。凡是常人有的,他们很少有;凡是常人没有的,他们却多有一些。

    ☆有人敏感,满眼都是彩儿;有人迟钝,眼前什么也看不出来。敏感地盯着别人,迟钝地装着自己。盯着别人的聪明,装着自己的智慧。前者小胜,后者大成。

    no.20

    聪明人最愚蠢,呆傻人最智慧

    ———叫人很难想象的数学家陈景润

    从特定的角度说,不呆、不傻、不笨,不会成就事业;数学家陈景润就又呆,又傻,又笨。

    引子

    悟道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