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寻求突围
.c.tcl这一课
“一个公司如不立基于事实和同仁的洞察力,就不可能形成全面性的策略”
——比尔·盖茨
对高原的痴迷
“五一”长假,我报名参加了中国登山队下属的极度体验公司组织的“攀登西藏启孜峰”的商业登山活动。自始至终没有体检,没有量血压,也没有测心跳,甚至没有队医。对6206米高海拔的向往,使我们一行人淡忘了潜伏的危机。结果,就在我第一个冲上顶峰的同时,我的“山友”庄东辰却因为严重的高原反应而在5300米的营地被送进了增压舱。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一场恶梦。在东辰暂时恢复精神状态后,队长随意安排两个人替东辰背着大包小包,照看着他并陪他走下山去,而没有派人用担架把他送下去!东辰凭借顽强的意志力,艰难地走了3个小时,下撤到4970米时,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念叨着“继续走”,口吐鲜血,猝然倒地。在东辰最后的意念里,没有恐慌与惊惧,没有后悔与怨恨,有的只是“继续走”。在西藏高原上,面对着东辰兄的遗体,我却想到了tcl与联想。
杰克·韦尔奇“数一数二”的发展战略,在美国没有多大市场,在中国却趋之若鹜。中国的商业领袖们一心向往着高原,不问攀登高原所需要的身心素质,一个个脱离自己熟悉的客户与环境,急急忙忙向着“数一数二”的高原冲锋,以期一览无限风光。结果或重或轻地患上了“高原反应”。tcl之收购汤姆逊彩电与阿尔卡特手机,联想之收购ibmpc业务,都应被看作“高原反应”的结果。其中除了一些无谓的口号,很难看到对行业发展的洞察与觉醒。
tcl的“高原反应”
作为并购国际大公司的先驱,tcl开始品尝跳越太过惊险的苦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