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没有当年索尼的家底,可以活过由奢华的美国管理团队造成的31亿美元的巨亏;联想也没有索尼那样充裕的时间,可以有10年的准备调整期。消费类电子产品大规模生产时代行将结束的宿命,更像一道催命的紧箍咒。明基与西门子的联姻、tcl的壮士断腕以及索尼经营哥伦比亚的10年反复,这一系列事件都提示联想至少要勇闯三关。
第一关:突破“高贵的迷幻”。毫不妥协地维持ibm的高贵血统,决不是联想的出路。联想需要以全球化客户为起点,重新确定“我是一切的根源”的公司价值。杨元庆对成本的担心,如果不是单纯投资者的考量,而是以客户利益为出发的深思,就可立于不败之地了。新联想应该经由客户这个组织的外生变量,催生公司的责任流程和责任型组织。联想需要回归原生的商业精神,创造出令人激动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关:放弃对奢华管理团队的膜拜。那个惨败给戴尔和惠普的ibmpc团队,必须接受市场规则的考验。明明是大众市场,却要硬撑一个高端的奢华团队,这是ibmpc累计亏损10多亿美元的症结。虽然一般而论联想文化没有ibm文化先进,但是联想文化在扣紧客户、扣紧市场这一点上,却无疑比ibm更优越。联想需要的是信心,必须建立惩罚性的业绩考核机制,为客户的利益剔除一切官僚习惯和思维定式。万不能“姑息养奸”。
第三关:对前ibm雇员的福利彻底负责。当李东生看到tcl没法履行对阿尔卡特前雇员的承诺、没法履行那个漏洞百出的并购协定时,便即重启谈判。不惜花巨资把那些奢华的雇员交回老东家。西门子花巨资把对前雇员的义务交托给明基打理,并不是商界奇闻,而是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应该履行的对雇员的公民义务。2005年ibm还是名列《财富》备受赞赏的公司第九名,应该有对雇员福利负责的肩膀。联想要有点李东生壮士断腕的果断,为ibm前雇员的利益跟ibm重启谈判。一个为自己员工福利彻底负责的公司,必将极大的调动雇员的创造积极性,更会引起世人的尊重。
若干迹象表明,联想的领导人越来越认识到那个占了营业额12%的pc团队人工成本的严峻。在6月9日香港媒体见面会上,杨元庆的判断较之年初明显有很大改观。他说:“ibm的业务模式是高投入高回报,这对pc产业来说不适合,pc产业是效率节省型的产业。”新任ceo沃德也说,ibm雇员的工薪也不会是固定不变的。
认识到了是一回事,是不是果断行动是另外一回事。商机只会给予觊觎并夺取他的人。这里只有一个条件,仅仅有一个条件:只要敢做敢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