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之舞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管理与国际接轨
    管理与国际接轨

    一位从华为出走的人对华为的评价是:华为不是缺战略,而是决策了错误的战略。重视战略为什么却在战略上频频失误?原因很简单,是管理出了问题,是对人的管理出了问题。华为的危机也正在于此。

    事实上早在1995年12月内部职工的一个会议上,任正非就表达了对华为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忧虑。

    此时,由中国人民大学协助起草的“华为公司基本法”已经进入初稿阶段。

    1996年的任正非开始把目光指向国际公司管理体系,美国hay咨询公司香港分公司任职资格评价体系第一个进驻华为。

    1997年年底,任正非先后访问了美国休斯公司、ibm公司、贝尔实验室和惠普公司。

    1998年,中国首部公司管理基本法,被业界视为中国企业在实践中探索职业化管理,同时亦作为未来秩序被中国企业清晰、系统地表述出来的“华为公司基本法”定稿出世。同年,华为成为国家劳动部两个与英国合作的“任职资格标准体系”试点企业之一。

    就在“华为公司基本法”临近诞生之时,任正非开始斥巨资引进isc(集成供应链)等供应链和产品开发的相应软件。并聘请德国国家应用研究院(fhg)的质量管理顾问,普华永道(pwc)的财务顾问和kpmg的严格审计,从而建立起“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国际先进企业管理体系,内部管理架构也开始有较大的调整。

    2000年,由ibm为ipd(集成产品开发)提供咨询,打破了华为以部门为管理结构的模式,转向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仅此一项华为付给ibm的咨询费达到了数千万美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