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微软依然是只眼睛贼亮的野猫
微软生下来就是一只野猫。比尔·盖茨和他的伙伴开始创业并不是财务目标,而是技术上的创新。所以许多机会在眼前飘也不会扰乱他们的视线。他们当时没有成功、上市、套现的短期思维。事情总要干它几十年,没有捷径,惟有一步一个脚印负重前行。
有独特愿景的微软,让比尔·盖茨经历了一次次的感动。那一年在印度一个乡村碰到一些医生,他们看到比尔便非常兴奋地跑过来对他表示感谢——因为获得微软的技术,他们能够做远程治疗,能够救治很多本来救不活的病人。印度医生的感谢对比尔是一种莫大的奖赏。一种情愫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东西,热泪悄然涌出眼眶。那一刻,比尔更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标杆:“我对公司还有非常大的承诺:我们希望在未来十年能够把软件带给人们的福利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把个人生命汇入为提升人类福利层次而奋斗的行列,比尔·盖茨找到了持续的动力和不竭的激情。
财富到一定时候仅仅是存折上增减的一个数字。凡常“图名与逐利”的法则对比尔不再起作用。这时支撑他的更是一种精神。他乐意享受自己创造性劳动造福人类的欢欣。意志决定了他生命的途程。于是,他只能永远走在实现目标的路上。微软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现实:是不是野猫,跟公司大小无关,跟公司创始人的意志与公司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
华为的一根筋
中国的许多公司在这一点上却发生了迷失。编个冠冕堂皇的说法,所有进钱的机会都不放过。当然,也有例外。华为就是个异数。华为基本法第一条就写明:“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华为被认为太死板,错失了许多商机,任正非不这样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