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来说,就像苏格拉底的弟子不知道最大的麦穗在哪里一样,同样不可能做出完全合理的最优化决策。
反之,如果能够满足于找一个好的,也许在找好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个最好的。就象第三位弟子那样,虽然知道自己的采摘的可能不是最大的麦穗,但是综合权衡外界的信息,排列组合出各种可能性以后,明白自己可能面临的损失会比机遇更大,因此宁可采摘一个最能使自己满意的麦穗。
这种思想看上去似乎比”最优化原则“等而下之,实际上却是最接近于管理实践的一种思路。
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麦穗思想“。西方管理学家曾经提出所谓”管理人“的思想,意思大体与此相似。
用现实的”满意“来代替以”最优化“为行动原则,要求我们在生活的管理中不必考虑所有复杂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与问题有关的特定情况,在”想得到的“与”能得到的“之间进行一个综合的权衡与评估。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按照苏格拉底的”麦穗思想“,一个公司在管理中不能把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作为首要的目标,而应全面考虑生产目标、库存目标、销售目标、收益目标等,制定一个可行的”满意目标“。
2000年以来,有多少曾经风光一时的大公司折戟沉沙,它们的高管痛定思痛,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承认了当初片面追求高利润的愚蠢。或许,这可以算作是”麦穗思想“的反证吧。
影子公司的教训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