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我跨进了太平洋。
那时的太平洋还没有什么文化部、宣传部,甚至连宣传都没有专门的人员,而安排在当时的总裁办公室、集团办公室和董事局办公室三办合一的总裁办公室里。因为10年前与严有过一次采访的接触,所以我从深圳回宁就想到拜访一下这位旧日出口不凡的印象派老板。
预约30分钟,结果是3个半小时,严介和自然折服了我。我便踏上了太平洋这艘风浪里前行的航船——当时还算不上舰,更不能说是“航母”。
正式报到的第二天,接到了严办通知,便随严介和一起驱车来到了离宁4个小时路程的南通“纵横国际”。应该说此前媒体上除了偶见一版“招聘广告”外,实在很难找着“严介和”和他的“太平洋建设”。
直到一个月之后的11月6日,南京晨报、金陵晚报3位记者连线,相约了解一下st纵横。第二天,金陵晚报以醒目标题《南京民企“悬崖边”拯救st纵横》,在“新财富”版独家披露。
一向低调的严介和就此悄悄地走到了媒体的前台,一发而不收。
媒体链接《南京民企“悬崖边”拯救st纵横》
近日,一则招聘广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太平洋建设集团招聘上市公司董事长、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各一名,其中董事长一职开出了60万元的年薪。
然而,从该集团公司表面的组织结构看,旗下并无上市公司,也没有控股的上市公司。
太平洋重组st纵横?
而此前,st纵横(600862)的一则公告把它和太平洋建设联系了起来:st纵横董事会自去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公司重组工作的推进,先后与太平洋建设集团等多家公司进行了重组洽谈,但尚无签订协议。
本周二,记者就此事向st纵横董事会秘书求证,董秘已去北京办理有关事宜,不便作出说明。
st纵横公告股权转让
昨日,记者的猜测得到了印证。st纵横发布股转让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江苏技术进出口公司拟将持有的6720万股国有股(占公司总肥肉本的28.18%)以0.7587元/股的价格转让给江苏中山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而中山路桥正是太平洋建设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太平洋建设控肥肉中山路桥66.95%的股份,另外两个为自然人股东:严介清持股3.26%、张宝国持股29.79%。
南京民企控股上市公司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