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也就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去拜访一个跨国集团子公司的经理,想听听他对于因特网的看法。这位经理的办公桌上就摆着一台电脑――但他需要助手帮忙才能上网。当我们开始讨论复杂的数字行销时,他不得不打电话给主管那个领域的副经理,让他来回答我的问题。他要带领他的公司走向未来,但我们的谈话却不时被母公司的经理打来的电话打断,比起建立新的收入来源,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削减开支。我拜访的客人和他的老板对新媒体都不是很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新媒体对于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根本帮不上忙。他们承认因特网是充满前景的的媒体,但他们希望在他们退休后因特网的力量再显现出来。
2000年和2001年通过因特网进行广告的模式遭受重创,这些经理们毫无疑问松了口气。那些依靠电视和报纸杂志的公司证明了他们的英名决策。而与此同时,因特网的应用则继续普及。现在我们看到宽带正被引入家庭和办公室,这使得内容设计师可以以每秒30帧的速度发送全动视频,再不用等待漫长的下载,也无须通过电视或荧屏――所有这一切通过电脑就可以完成了。因特网的前景还是美好的――只不过投资建设因特网基础设施的资本市场需要冷静一下来设计出一种更为现实、能带来更大回报的模式。
今天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投放如电视广告一样的动态的品牌信息,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观众与发布品牌信息的人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他们在采访中说他们不想再看广告了,因为他们发现广告既恼人又不可靠,还要求网上的信息要免费(甚至说还不能有广告),这就让人不得不思考将来谁来为网上的信息买单。
新的模式还是要最终出现的。因特网不会永远是免费的午餐,因为内容的创作不是免费的。但这不意味着电视广告和静态的平面媒体广告要保持现在的样子。现在的发展方向是消费者可以选择他想看的任何形式的广告,看到广告就要获得一定量的内容,而这一切都要更加透明,就像今天的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中的广告那样。广告公司的模式也必须改变,以抓住由新媒体和新需求带来的契机。所谓的新需求就是现在客户和消费者都要求广告信息更及时、更切题。这些问题将在第五章详细展开讨论。
不这样做会有什么惩罚吗?
“如果广告公司不做出改变又会怎样呢?”多伊尔·戴恩·伯恩巴克(ddb)广告公司的总经理凯思·瑞哈德(keithreinhard)曾经这样问道,“当一切都成了内容,下一代的tivo(屏蔽电视广告的产品)用起来将会像手机一样方便,而我们的工作也显得多余。因此人们将会完全不去理睬广告。”
“一旦一个品牌已基本树立起来,那么下一步需要的就是一个里奥纳多·波恩斯坦,他对所有乐器都了如指掌,知道该什么时候拿出定音鼓,什么时候进行直接行销,什么时候该低音鼓上场,什么时候进行公关,这样的人物我们现在还没有。”
用假蝇钓鱼最重要的就是行动优雅,抛线精准。就让我们从钓鱼开始,看看我们能否为将来创造一个更加合理的广告公司管理架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