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之道:成为领导者的9种性格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4章 和部属保持实际上和精神上的接触(2)
    与部队的接触在艾森豪威尔的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从地中海战区调往伦敦任盟军最高司令之前,艾森豪威尔正在为安齐奥计划感到不安。当听说他提出的把空军司令部集中在卡塞塔的计划没有被接受后,艾森豪威尔感到很沮丧。他回忆说:“在我看来,这个决定表明有关人士对战场态势和最高战地指挥官的职责都缺乏了解:不论面对难度多大的各种困难,他都不能失去与部队在‘接触着’的那种‘感觉’。他可以也应该下放战术权力,避免干预经过挑选的部属的权威,但无论如何,指挥官必须与部队保持实际上和精神上的接触,否则,他将失去一场重大的战役。这种接触需要亲自到部队去。”

    1944年秋季,艾森豪威尔将军来到前线与第29步兵师的数百名士兵交谈。他站在一个泥泞的山坡上对他们讲话,讲完话后走回吉普车时,他突然跌了个四脚朝天,后背沾满了泥水。刚才还在听他讲话的士兵们忍不住放声大笑。艾森豪威尔并没有感觉这有什么不好。“从哄然而起的笑声里,”他回忆说,“我可以相当确切地说,在战争期间与士兵们的那么多次接触中这次效果最好。”

    司令部组建完成后,艾森豪威尔一般情况下要用他1/3的时间到部队走访。在视察时,艾森豪威尔将军要求不得举行仪式和正式的检阅,因为他不想影响部队正常的训练。一般情况下,他视察部队时也不会邀请媒体参加,因为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士兵们及其食物与住所上。

    在检阅部队时,标准的程序是部队按序列排好,艾森豪威尔将军以中等速度从排头走到排尾,然后再检阅下一排。每隔几十个人,他就会停下来与某个士兵交谈几句。与士兵的谈话一般是这样的:

    艾森豪威尔将军问:“入伍前做什么?”

    士兵回答说:“我是种地的,将军。”

    艾森豪威尔将军:“噢,我也是种地的。你种什么?”

    士兵:“麦子。”

    艾森豪威尔将军:“好极了。每亩能打多少?”

    士兵:“嗯,如果年头好的话,大概35浦士尔。”

    艾森豪威尔将军:“有这么多?好,等战争结束了我到你那儿打工。”

    接下来他通常用这句话结束交谈,“帮我个忙,好吗?快点儿打完这场战争,这样我就能钓鱼去了。”

    如果需要对许多人讲话,他就用安在吉普车上的喇叭。他总是用这句话来强调士兵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你们是将要赢得这场战争的人”。艾森豪威尔将军说他为自己是他们的指挥官感到荣幸:“一名指挥官与他的部下谈话是为了激励部属,对我来说却正好相反,是你们在激励我。”

    有一次,当盟军部队已经做好横渡莱茵河的准备后,艾森豪威尔将军来到前线视察。他在沿着河岸散步时遇到一个看上去很沮丧的士兵,便问他:

    “你怎么了,孩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