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NBA学习: 全球管理内训标本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抢先垄断术:将对手消灭在萌芽状态
    nba智慧金砖:

    抢先一步,先声夺人的“先”体现的是企业市场敏感度的“先”;体现的是企业市场观念的“先”;体现的是企业产品系统研发的“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先”不仅体现是一种观念;同时“先”又是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先”是一种创新意识,“先”是一种危机意识。在信息大爆炸、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先”就是快鱼吃慢鱼,“先”就是速度,“先”就是效益,同时“先”还是垄断的前提,没有抢先的概念,你永远达不到垄断地位。

    nba在50多年的发展中,在经营中执行的就是抢先垄断法则。nba的目光一直盯着观众,盯着市场,所以nba很容易在研究对手的过程中发现新的市场。

    发现新市场怎么办?nba常常“不按常理出牌”,该进入的时候,在跟进对手的时候突然抢在对手的前面出招。这就像一场比赛一样,和对手较量不能老用一套招式。

    在抢先对手的时候,让竞争对手苦苦支撑,到一定程度,当别的组织联盟难以维持之季,则实行合并以及兼并,从而使nba终于实现了对篮球市场高水平联赛的垄断。

    从nba几十年的发尽其所有历程中,我们不能看出,nba的这种抢先、垄断策略贯穿于始终。从nba合并nbl,再从nba吞并aba,以及现在的cba和nba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时,nbl拥有当时水平最高的职业选手,并且他们懂得如何训练和培养运动员,懂得如何吸引观众,而此时的baa(nba的前身)老板们对于如何让篮球比赛保持在高水平上却是外行。所以当时美国篮球资源处于一种分裂状态——有财力和魄力的老板们和有才华有名气的职业球员们,未能够真正地结合在一起。此时的baa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如何改变现状?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baa总裁普多洛夫决定在跟进nbl的同时,实行抢先、垄断策略。

    首先他决定将nbl的明星球员乔治•迈肯挖过来。争取迈肯的努力在实施过程中变成了一项更为宠大的扩军计划。精于外交的普多洛夫说服了各有关方面,将迈肯以及将他所在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和韦恩堡活塞队、罗切斯皇家队、印第安那波利斯步行者队共四去球队,从nbl“策反”到baa,结果在1948年—1949年赛季中,baa在实力上就远远超过了nbl,他的这种抢先策略取得了成功。在那个赛季,迈肯所在的湖人队击败了华盛顿国会队,夺得了这一赛季baa总冠军。由于有了nbl球队的加盟,baa联赛又增加到了12支球队。

    在随后的1949年—1950年赛季中,nbl剩下的6支球队又全部加盟baa。baa从而完成了对nbl的吞并。baa在注入新鲜血液之后,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

    在进入七十年代后,美国的又一个职业联盟——aba协会在纽约宣布成立。由此,aba和nba这两在篮球组织开始了整整九年的竞争。在竞争nba也是采取的抢先、垄断策略。特别是人才竞争是两个组织竞争最激烈的。他们还为此打过官司。由于aba和nba双方对篮球人才的竞争,使得球员的身价迅速提高,经过9年的竞争,双方都被摊贩起来合同价格压得难以承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