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美国伟大工程第二位的是耗资3亿美元建造的纽约市铁路终点站。
有的工程师认为,英国的长途汽车从中心区旅馆出发的话,设立大的旅客终点站会节约时间。中心终点站或许对携带旅行箱的乘客是一种方便,但对没有携带旅行箱的当地乘客却不是。实际上,即使是在高速列车上,带旅行箱的乘客也很少。难道修建这些庞大终点站的目的就是为了携带旅行箱的几百位乘客吗?在炎热暑假往返于长岛的50万人并不需要大型终点站;即使为参观在芝加哥举办的哥伦比亚博览会的150万游客考虑也不需要耗资一亿美元建终点站;第四街地铁或布鲁克林大桥上的成千上万的旅行者也不需要庞大的终点站。事实上,这些巨大的人潮不可能聚集到一个起始终点站前,即使都集中到一起也无法解决问题,更无法将他们送往各个终点站。乘客想在家门口上车,在家门口下车,就像处理邮件似地把他们像中心邮局的信件一样发送出去。而从前那种从各分局收集信件的老掉牙的投送方式,在农村都早已经被废除了。
在相距较远的城市间运行时,一个车厢一个车厢地检查旅行箱是最为简便的。也没有什么比从纽约办公室里出来,在火车出发前十分钟进入地铁并前往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或洛杉矶更方便。无论寒暑都无需帽子、大衣和雨伞,因为旅行者一定会身处于遮蔽物之下。如果必须转换地点,那么从丹佛的火车转到圣塔菲的航班就会更舒适也更方便,而不用到大城市纽约、芝加哥、费城或华盛顿的终点站去作类似的转换。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做到分流、疏散和运送,而终点站的设立却导致了拥挤。不管是人力上还是物力上,这些大型终点站的花费十分惊人。用在这些浩大工程上的材料和维护费用如果分摊到每个进进出出的旅行箱,或者是每个进出的乘客身上,都会制造一个现代贺瑞斯(南北战争时期,贺瑞斯•l•亨利(horace. l henry)和队友一起创造了水下奇迹——“亨利”号潜艇——译者注)式的惊人实例!
曼哈顿的宾夕法尼亚铁路交换站,纽约中央铁路第125街站都很方便,然而大的终点站并不方便。有人会奇怪为什么这两个大公司一个都没有对纽约地铁进行财务上的和引导性的控制,让具有特定颜色的列车在城市的不同地方驶过,在每个分站带走乘客,直接在交换站点让他们下车,而不需要长途旅行或浪费时间。而即使地方上的蒸汽火车也能在美国每个地方停靠的。
这种方式会给乘客带来很大方便,同时因为地铁已经派上用场,这会节约3亿美元的铁路投资。
美国第三大工程是纽约的驳船运河。敏感而愚蠢的铁路人士声称用于运河的钱可以修建、装备和运行一条布法罗(buffalo)和哈得孙(hudson)之间的铁路,而且还不需要收取货运费,并且一年可以比运河多运载10倍的货物。这条运河似乎是为了铁路部门的控制和限制而建造的,因为圣劳伦斯河和蒙特利尔铁路在航运繁忙的时期或多或少地决定了美国所有运河或内河的港口吞吐量。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