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讲,要想责、权、利平衡,最好找一家有完整的预算体系的公司打工,这样职业经理人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与上司之间的关系也就简单了,所以在惠普工作了那么多年,以为这是每个企业必须做的,等我帮助国内企业做咨询的时候才发现其实大多数国内企业都不做预算,所以对于我们这些职业经理人来说,在惠普工作可以说是很幸运的,因为年初做好预算,大家说好完成什么任务,给出多少预算,一年当中只要按照预算去执行即可,经理人有充分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年终检查预算执行情况时只要完成了任务,又没有超出预算就行了。
与许多跨国公司一样,惠普多年来一直实行严格的预算制度。每个管理者年初都要根据战略和计划去制订详细的年度财务预算,即这一年我打算干多少活,花多少钱,每笔钱用在什么地方,这样年初的时候公司就知道年底能挣多少钱。只要各个部门都按照预算去执行(公司有严格的制度和预警机制避免预算超支),整个公司就可以按照事先的计划实现盈利目标。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国内企业都还没有严格的预算制度,或者即使有预算,也是很粗糙的预算,而不是非常细致的预算。那么惠普的预算都包括什么呢?
对于一个基层管理人员来说,预算分成可控部分和不可控部分。可控部分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等相对固定的部分,也包括变化比较大的运营费用,比如电话费、国内差旅费、国外差旅费、办公用品费、员工培训费、员工聚餐费、招待客户费用等,这些都是管理者可控的成本。另一部分是不可控成本,或者叫摊派成本,比如办公室房租、it系统费用、电费、水费等公摊费用、其他部门摊派过来的费用等。
所以管理者年初必须对两方面成本做出预测,摊派成本通常公司统一给出参考数字,而管理者侧重于可控成本的计划,从而做出整年的预算。这样我们就能计算出各个部门的人均全负荷成本。第一年做预算的时候有一些偏差是正常的,新经理的预算可以由上司协助制订,第二年以后基本上就比较准确了,因为根据上年实际花费的数字和下一年的计划,很容易做出预算。
预算做好后,上级会审核,批准后一年当中就不再变更了。公司财务部每个月会给各级管理者一张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在每个科目上本月计划花费多少,实际花了多少,偏差是多少,然后是本年度至今计划花费是多少,本年度至今实际花费是多少,本年度至今偏差是多少,这样一共有6栏。每个月我们拿到这张分析表之后,我们就看偏差栏,如果小于100%,就没有事,说明没有超支;如果大于100%,就说明超支了,不过某个月在某些科目上超支是允许的,只要总花费没有超支即可。另外,我们会根据每个科目的超支情况适当调整后面几个月的花费,尽量使各个科目全年平均下来都不超支,这种平衡能力和调节能力体现了管理者的水平。管理人员月度财务报表见表7-1。表7-1管理人员月度财务报表
科目〖〗本月计划〖〗本月实际〖〗本月偏差〖〗本年度至
本月计划〖〗本年度至
本月实际〖〗本年度至
本月偏差工资费用福利费用交通费用通讯费用培训费用办公用品········
如果每个部门经理都有这么一个预算,那么各个部门的预算加起来,整个公司一年花多少钱就清清楚楚了。所以,我们的财务总监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管理优秀的跨国公司年初的时候就知道年底挣多少钱。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是一家优秀的公司。按照惠普的预算管理制度,有预算责任的管理者,都被要求全年预算正负都不得超过5%,这是衡量我们业绩的一个标准。既不能超过预算的5%,也不要低于预算的5%,因为省得多了,意味着不需要那么多预算,公司下一年就可能削减该部门的预算指标。当然,也会有情况特殊的时候,比如公司整个业绩下滑,或者利润率降低,那么,公司会要求所有管理者相应削减5%的指标,要求所有的人把100%的预算变成95%的预算,因此上限就变成了95%,自然不会出现超支的情况。这样,全公司的财务预算一年下来基本上能控制在1%到2%的偏差范围内。
有了这样的预算制度,在花钱的时候,如何执行呢?通常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是计划内、预算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