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就是包围,包围什么?怎么包围?
第一是包围空间,我们在为宝洁做终端促销时,我就这样要求,促销现场一定要旗幡招展,对手的横幅能挡的我们就要挡,海报能挡的我们也要挡,促销告示牌能挡的我们照挡不误,你不挡他,他就会挡你。与其这样,不如我先挡你。
终端布置要做到看得见,平看:海报、台牌、灯箱、水牌、电视播放宣传片;仰看:横幅、吊旗;俯看:产品陈列;摸得着:资料架、展架、展台、样品等;听得到:促销员推荐、营业员介绍、电视播放宣传片等;带得走:手提袋、宣传单、宣传页、自印小报、促销小礼物等。
而对于对手我们就要尽可能地让顾客少看见,少听见,少带走了。
第二是促销口号包围,叫卖的声音大一点,让大家都听到。旧社会饭馆为什么“喊堂”的声音那么大,说到底就是向人们表示自己的生意好啊!
于是我就要求促销员,让嗓门最响亮的不断地喊诸如:“3号台赠品送完了,再加一箱!”“5号台飘柔二合一200克卖完了,再加3件!”“这位先生小票购买满200元,送阳伞一把,相架一个!”你看顾客来不来?
第三是人员包围,在促销现场全部布置停当之后,我们还定时安排几个人到与舒蕾共同的外围“钓鱼”,凡是走向卖场的客流,要保证人手一份宝洁的宣传单张。
别的不说,这宣传单张可是非常富余,每次前往一个片区做活动,总部都会空运一大批宣传单张过来。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浙江宁波做活动,短短的两个月活动周期,光宣传单张就运来了数十万张。无论他买不买,我们都要尽可能地保证卖场顾客人手一份宣传单张。
同时,我们在一场活动结束后,还非常注意观察地上丢弃的宣传单张的比例,看看是宝洁的多,还是舒蕾的多,以此大致判断本次活动中接触性覆盖的人数,也能对下一次活动做到心中有数。
第四是“围”店主、店员。“围”住他们的感情,“围”住他们的利益。
他们说一句话的力度,相当于我们对消费者说十句、一百句。店主、店员对我们多一点倾向性,我们的包围圈就会更扎实、更巩固。
还有,卖场的柜组主管、营业员、促销员、收银员、防损员,甚至包括保安、清洁工在内,这些卖场人员对产品的终端销售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销量上升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企业可采用与零售商合作的方式,根据销量业绩直接给予卖场人员销售奖励,也可与主力的卖场人员签订私下的协议,议定提成或奖励的数额。
同时应有意识地派一些经常和他们打交道的终端销售人员与他们交朋友,以私人感情对他们进行公关。
在交往中尽可能摸清一些主力卖场人员的爱好、习惯、生日等,有针对性地进行笼络,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产品在终端的推广力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策略都要把握好“度”,不可太过娇纵卖场人员,否则就会出现大肆索要提成、奖励的现象,一旦他们有一点不顺心,就会故意捣乱,这些都是应当未雨绸缪、防范在先的。
综上所述,终端打拼的方法也没有什么一定之规可循,正所谓“法无定法,千变万化”。
我们在这里谈的“抢”、“逼”、“围”战术,只能代表笔者对终端战术的一点体会和心得。
要想获得终端大战的胜算,你只有潜下去,深入地了解顾客、了解对手,了解经销商的真实想法,且抱定“能打赢你就是好招”的心态才有可能取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