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 解决企业与品牌的营销难题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格兰仕以小搏大,完胜惠而浦(2/2)

    面对格兰仕咄咄逼人之势,垂涎于格兰仕在国内市场取得的惊人收益,一直坚持外销的微波产品“老大”——蚬华-惠尔浦,开始意识到自己一贯的战略惯性,使自己忽略了身边的具有庞大消费潜力的大陆市场。

    但是,遗憾的是,此时的蚬华-惠而浦偏偏患上了“优柔寡断综合症”这种最明显的大公司病。

    其典型的表现是:一项市场推进方案,必须先传到香港分部,再传到美国惠而浦总部去审批,一个来回要拖两三个月。

    等到方案批准,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早已成为了明日黄花。

    而当时的格兰仕却是励精图治,憋足了劲要打赢这场微波炉大战,把全部资本和精力,都集中在微波炉的技术研发和提高生产工艺上。

    同时,格兰仕大开招才之门,以优厚的待遇和发展前途,吸引了大批人才加盟格兰仕。随着微波炉大战逐步升级,格兰仕的降价战略日臻成熟,越战越勇。

    经过“启蒙运动”以及价格武器的灵活使用,在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心中,格兰仕已经成为微波炉的代名词。

    1998年格兰仕迅速抢占欧美市场,拿下了欧美市场20%的份额,取代韩国,一举成为全球微波炉的老大。

    1999年格兰仕开始启动1 200万台年产规模的微波炉生产基地;2002年其产销量飙升至1 300万台,稳居全球微波炉产业老大的地位。

    而蚬华-惠而浦却江河日下,退出国内市场竞争,重走出口的老路。

    格兰仕终于一举击败蚬华-惠而浦,为中国的市场竞争史又增添了一个以小胜大、以弱击强的经典案例。

    通过格兰仕击败蚬华-惠而浦的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格兰仕的制胜奥秘。

    格兰仕非常清楚,在微波炉产品上,自己与蚬华-惠而浦之间的差异是很小的,甚至蚬华-惠而浦的产品质量可能还要超过格兰仕。

    格兰仕要想在产品上找到差异很难,那么,该从哪里突破呢?

    格兰仕意识到,中国市场的消费者需要的不是名牌微波炉,而是经济实惠的微波炉,只有把制造规模做起来,把成本降下来,才可能真正占领市场。

    而这一点,恰恰是当时蚬华-惠而浦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的。

    于是,格兰仕毅然放弃两头,咬住一点,只做制造,做大做强。

    当蚬华-惠而浦正在为自己的增资扩股忙得不亦乐乎之时,格兰仕稳如泰山,不声不响地搬来海外生产线,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制造能力。

    由于有了制造上的优势,格兰仕的生产成本迅速降低,有效地支撑起了格兰仕的有力武器——低价、实惠策略的实施。

    于是,从1996年开始,格兰仕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发动价格战,打得包括蚬华-惠而浦在内的微波炉企业无还手之力。

    当其他竞争对手试图进入格兰仕的微波炉王国时,格兰仕就迅速挥起价格屠刀,格杀勿论,让“入侵者”无利可图,无功而返,自己牢牢控制了企业安全的主动权,从而登上了中国微波炉市场的首席地位。

    格兰仕以小搏大,击败蚬华-惠而浦的关键在于——找到了获取竞争优势的穴位。

    ——强化制造实力——获取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低价入市跑马圈地赢得竞争胜利。

    在中国市场,价格永远是关键,但是要想降低价格,就必须要获得总成本领先的效应,否则便会一事无成。

    而格兰仕就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这一点。

    试想,如果格兰仕当时按照蚬华-惠而浦制定的游戏规则:限量制造——名牌效应——撇脂定价来进行,可能格兰仕的最好结果就是做一个二流制造商,饿不死、吃不胖,怎么打也很难坐到微波炉市场霸主的地位。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