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1篇 九地(3)(2/2)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

    率军至敌国的作战原则:愈深入敌境,则士卒意志愈集中,斗志愈旺盛,让地主国的敌军难以对抗。

    由于距本国太远,补给线过长,运输成本过高;所以,务必在敌国丰饶的原野上,大量掠取粮食,让三军饱食无虞。此外,还得好好休养士卒,不要过度劳累;集中意志,积蕴战力,详拟致敌的作战谋略,让敌人对我深不可测。

    深入敌境极深的结果可能是:家园遥不可及,对外通讯断绝,后勤补给断线,在形式上形成孤军,随时有陷入苦战的可能,这些状况会对士卒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压力一大,很可能士失斗志,卒失战力,这一来,麻烦就大了。

    然而,根据“事物有向其对立面转化”的规律来看,这种“孤军”状态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怎么说呢?

    因为它会从一个极端,转入另一个对立的极端。

    反正离家这么远了,回也回不去了,干脆死了回家这条心罢!

    进入敌境够深了,四周都是敌军,若不把敌人打败,就不可能胜利还乡;想胜利还乡,就只有拼死力战一途了!

    在这样的心理与现实压力下,反正什么都没有,反正没什么可输的,这一来,死也没啥可怕的。因为僵在敌境里,生与死的界线似乎很模糊了;既然死亡没什么可怕的,愿意拼死决战的士卒就多,三军决战的斗志就高昂了!

    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士卒陷入极端困危的地步时,因为已经坏到谷底,不会更坏了;既然已经没什么可输的了,这时,反而不再恐惧;因为恐惧过头了,反而对恐惧麻木!

    同样的,当士卒们知道,已经陷入前不能进,后不得退的绝境时,心里面反而会沉稳坚定,意志也会逐渐于专一。

    若是进入敌境过深,离国境、家乡极远时,这时候,士卒们的心情反而不再念家。反正一时一刻也回不去,在身与心同时受到强烈束缚的现实下,反而会把自己“局限”住——专心求胜,以求返乡。

    不得已的意思是:穷途末路,或困于死地,或主客观情势皆不利。

    当士卒明知道,情况已陷入极端困境,不死战即无生理时,就会拼死决战。

    所以,一旦士卒遭遇上述:投之无所往、甚陷、深入、不得已的极端劣势时,反而可以不必宣导而谨守戒律,不刻意激励而激发奋战的决心,不特别恩赏怀柔而凝聚团队向心力,不必正式号令就能服从命令。

    禁祥去疑中的祥,意思是吉凶的预兆。从初民时期开始,人们习惯把不能理解的事物现象都归诸于天,认为天是个有意志的主宰;也因为如此,产生了一批自称能预知未来的江湖术士,借着一些人们所不能理解的事物,宣称能卜吉凶,断未来。而事实上,战争就是战争,天象就是天象,两者互不相干。尤其对战争而言,主导其中胜负完全在天时、地利、人和,其中的变数极多,只有能减低变数,掌握敌我情势者得胜,与任何吉凶预兆毫不相干。

    然而,当大军陷入困境时,就难免“穷则呼天”,孙子对这样的现象很不以为然。当危机来时,只有依赖智慧与勇气以脱困求生,因为不管你怎么期待、祈求,老天是不可能派出“天兵天将”来解救你的。所以,当“兵士甚陷”的时候,现实会告诉他,不要相信怪力乱神;只有军心稳定,绝地反攻,才有机会转危为安。

    在这种绝境下,军士会自动摒弃妖言祥瑞,军心会自然安定,不受迷惑,一心一意决战脱困,死不旋踵。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