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
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古代的高明兵家,能使敌人的前军与后军不能互相策应,主力和小部队不能相互依恃,将领和士卒不能互通资讯;命令不能下达,兵情不能上报,士卒离散不能集中,兵士虽汇聚,队形却混乱不堪。
每一个将领的带兵、作战方式都有其一定模式;这些模式大都在经验中逐渐累积、建立起来的。经验告诉他,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应对方式;因为大致上还管用,久而久之,就形成模式。
但一个厉害的将领,就是可以运用谋略,让对手的模式起不了作用;因为他往往会针对对手的特性,因人制宜,因利制权,出一些对手想都想不到、经验上也没有碰过的奇招。因为想不到,也没经验过,原来的模式发挥不了作用,方寸一乱,节奏跟着乱;因为不知道对手要干什么?更不知自己该怎么办?最后的结果,就只有兵败身亡了。
高明的兵家之所以老赢,是因为谨遵一个用兵的最高指导原则:
招式管用,能致敌制胜时才出招,否则就观望不动。
用兵像花钱一样,要用在刀口上;逮到了敌人的弱点,确定出手一定奏效时再出手,不但成本低,且效益高。反之,若是敌人还没露出破绽,且我方也都还没准备周全时,就展开攻势,就会造成相反的后果——成本高,效益低;更糟的是,还可能吃个大败仗呢!
请问:面对兵强马壮,来势汹汹的对手,该如何应对呢?
回答:掌握他的致命点,就能随意调动他了。
夺其所爱的爱,一定要以最宽广的角度来看,不仅是指敌人誓死保护的人或物,也指所有能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点。
对秦军而言,能致敌制胜的北山地利,就是爱。
对高峻而言,出谋画策的腹心皇甫文,就是爱。
对袁绍而言,乌巢之粮就是爱。
阏与之战中,赵国大将赵奢比秦军早一步据有北山优势地利,因而大破秦军。
刘秀大将寇恂杀了高峻腹心皇甫文,让高峻没了主心骨,忧惶无计之余,只好向寇恂竖白旗。
官渡之战中,曹操火烧袁绍大粮仓乌巢,彻底瓦解了袁绍的后勤基础,终于大破袁绍。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用兵的制胜原则就是兵贵神速;在敌人还不及反应时,由敌人所意想不到的道路进军;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或针对守备上的弱点,发动奇袭。
所谓主速:速不仅指行军、攻击速度;更指在运筹帷幄上高敌人三着,让敌人来不及反应,甚至根本想不到,因而疏于防备,再来个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在好几重保证下,敌人焉能不败?我方焉能不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