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剖析孙子战略体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3篇 谋攻(7)(2/2)

    若以李左车代陈余 则韩信兵败

    前面提过的井陉之战,军师李左车曾向主帅陈余提了一个让韩信致命的分化战术,但陈余下听,最后被杀得兵败身死,李左车也被连累遭生擒。

    如果情况反过来旦让李左车任主帅,陈余当副手呢?那可就完全不同了,兵败的一定是韩信。因为李左车的作战计划,连韩信听了也害怕。一盘错棋,满盘皆输;用错人,比用错决策更可怕;因为主意是人出的,决策不好可以改,但用错人,往往就来不及了。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三军既迷惑且疑虑,则邻近强敌就会趁隙而至;这就是自乱阵脚,引导敌人轻易打败我。

    以赵括代廉颇 赵王乱军引胜

    长平之战前,赵军大将廉颇虽然胜不了秦军,但至少知道自己战力不如人,虽不能攻但可以守;就因为坚持守势,甚至拒绝出战,让秦军也没有机会赢,总算维持了低调的平衡。

    没想到赵王误中秦军的反间计,以赵括代替廉颇,促使秦军也立刻以白起替代王龁,使原本大豹对中豹的局面遂转成老虎对狗,造成全军覆没的恶果,就是最标准的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预知胜利有五种方法:

    能看清敌我情势,知道什么情况能打,什么情况不能打者胜。

    打仗是两种对抗性力量的较劲,而决定胜败的关键在于:

    (1)双方的基本条件优劣?

    (2)谁占天时地利?

    (3)双方的强点与弱点?

    (4)最重要的是:谁能掌握能决定胜负的瞬间利害。

    条件不如对方时,就不打,不打就不会输;再想办法把情势调整过来,就有机会赢了。、反之,若条件明显优于对方时,稳赢的仗,当然打了。

    四大条件中,最具关键性的,就是第四点。对手再强,总会有露出破绽的时候,把握这个瞬间利害,尽力一击,再强的敌人也会倒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