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穿小鞋:企业大了,管理理念不变
《21世纪商业评论》的解答是:ge其实只是中国企业家投射自己愿望的载体,或者说是他们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说词。对唐万新、赵新先们稍有了解的人,会发现他们对ge的了解程度和学ge的真诚程度是值得怀疑的。比如说,韦尔奇最重要的经营思想之一是“数一数二哲学”,即ge旗下的企业如果不能做到数一数二,就毫不犹豫地卖掉,而唐赵两人的做法却与之刚好相反:将一大堆可能是行业里倒数第一第二的企业收入囊中。
有意思的是,大多数以ge为样板的企业家们既没有学ge的“无边界”、“群策群力”等企业文化,也不学ge卓越的实施体系(如c会议、管理流程和六西格玛)。他们好像事先约定似的把ge模式简单归结为“产融结合的多元化”。
确实,任何企业的快速发展,均需要资金在背后的强力支持,而中国不仅是资金短缺的国家,企业融资途径又极受约束,未来维系企业的超常规发展与扩张,最有效的战略当然是控股金融企业,利用金融企业的低成本资金发展产业。为此,德隆不惜成本,大量收购金融企业,包括边远地区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三九则是通过控股深圳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为企业的扩张提供资金。“产融结合的多元化”结果是产、融各企业之间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资金链。一旦单个企业受损,整条资金链便会断裂,其杀伤力是破坏性的,德隆系的倒塌也使一批与其存在各种关系的金融机构不得不走到台前,中富证券、健桥证券、德恒证券、恒信证券等相继暴露出与德隆有染,而一批在上述券商进行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也深受其害。
在我们看来,如果将德隆与三九的失意归结于“产融结合的多元化”,未免抹杀了全球许多企业成功的基础,因此,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上,我们将近年不断倒下以及一些早已风光不在、勉强维持的企业列表如下,或许可以观察到共同的规律。如表1、表2所示:
表1 衰退企业基本情况比较
企业名称 存在时期(年) 快速成长时间 衰落时间 爆发诱因 主要根源
德隆 1986-2004年(18) 1992-2003年 60天 资金链崩断 疯狂资本扩张
三九 1985-2004年(19) 1993-2001年 二年 挪用上市公司资金 盲目多元扩张
巨人 1989-1997年(8) 1990-1995年 半年 资金链断裂 盲目多元扩张
三株 1994-2001年(7) 1995-1997年 一年 现金流干涸 高速市场扩张
表2 衰退企业基本结构比较
企业名称 经营业务 管理团队 管理模式 资本运作手段 资源运作能力
德隆 金融/证券/产业 精英团队 公司治理结构 股市融资/国债投机/地下融资 全局失控
三九 金融/产业 精英团队 半军事化 银行借贷/国际融资/股市融资 投资失误,管理失控
巨人 电脑/房地产/保健品 知识团队 半军事化 销售回款预售楼花 资金失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