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下的企业家在问,没有倒下的企业家也在问,媒体记者在问,经济学家在问,政府官员在问,一般社会公众也在追问,人们急切地希望解开这个人面兽身的“斯芬克思之谜”,一时间,各种议论沸沸扬扬,甚嚣尘上,闹得洛阳纸贵。
要解开这个“斯芬克思之谜”,首先必须拨开种种似是而非的论调所造成的战略迷雾,必须首先将人们的观念从各种细节的错误论调中中“拯救”出来。
媒体之过论
史玉柱对报道巨人危机的媒体,尤其是对最先披露其危机内幕的深圳《投资导报》一直耿耿于怀:“我本来还能走出困境,经媒体这么一报道,就彻底完了”。他认为,如果媒体不报道,他的命运将会是另一个样子。三株的吴炳新也认为,如果“八瓶三株喝死一条老汉”的新闻不被扩大化,三株就不会倒下。秦池的老总也认为,是“川酒入秦池”的一篇报道搞垮了秦池。很多人都持这种观点,以致此后企业家们都对媒体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与以往热衷于跟媒体打交道,炒作新闻,炮制各种肉麻的吹捧文章恰恰形成鲜明的对照。可见这种观点的流毒之深。
媒体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你不懂得驾驭媒体,本来就是你的错。这是其一。其二,媒体只是对本来已经败落的事实进行了负面报道,而不是使其败落的根源。在媒体报道之前,败因已经存在,如果不是找到失败的根源,进行对症下药的治疗,失败仍然不可避免,即使媒体不报道,也照样会继续走向失败,诿过于媒体,恰恰证明没有找到真正的根源。这就更证明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了。其三,在巨人走向辉煌的过程中,海内外媒体对其的正面报道不计其数,给巨人带来了数以亿计的无形资产,媒体之功不可没,与负面报道相抵,媒体之功也大于过。
说媒体“以落井下石的火力一夜之间彻底打垮了被它几年吹捧过的企业——巨人集团”,简直是胡扯。
资金短缺论
“如果有1000万资金,让大厦开工,一层一层往上盖,人心自然安定,支撑几个月,生物工程启动后,留足滚动发展资金,利润可观,再投入大厦建设,从电脑软件方面再拆借点钱完成一期工程没有问题。待20层盖完,我不仅兑现合同,再多拿出一些楼面补偿买楼花者,危机自然化解。目前就是资金周转不灵,卡在这个坎上了”。史玉柱这样盘算着。这种观点同样很有市场,例如,几位“资深”专家和财经记者在对史玉柱进行联合采访后的分析中甚至得出一个“不无悲壮的结论”说:“对融资的隔膜,对金融市场的疏离,才是史玉柱败走麦城的关键所在”。在他们看来,巨人的倒下就是因为资金周转不过来引起的,为什么资金周转不过来呢?融资能力差!似乎只要能融到1000万资金,巨人就能立于不败。
巨人的问题决不是“资金短缺”那么简单。所有破产的企业在破产时都是“因为”“资金短缺”。每一个赌输了的人也都是“因为”“资金短缺”,如果他有更多的资金作赌注,他也能把输了的钱再赢回来。“资金短缺”仅仅是一种表象,如果只看到资金的短缺,看不到资金短缺背后隐藏着的深刻根源,无异于赌红了眼的赌徒,即使资金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迟早还会走向失败。
这里我们不妨引述一段奇谈怪论。前巨人集团常务副总裁在著书中讲了这么一件事:某“企业研究专家”,是“参加了几个大企业的企业解剖和战略再定位”、“至今仍担任著名的海尔集团、三九集团的策划顾问”并著有“多部企业研究专著”的企业研究专家(何等厉害!),在一次喝酒时问这位前副总裁:“用一句话概括巨人失败的原因?”(专家风范,果然不凡!)这位副总裁在“喝了很多酒”,又“思考了半个小时后”,语出惊人:“巨人的债务结构不合理!”专家闻言,“如获至宝,他以夸张的表情表达他的惊讶,说只听说产业结构股本结构,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债务结构’的述语。”(他更厉害!)他说:“巨人不是欠债太多了,而是欠债太少了,如果当初大胆向银行举贷,巨人不会如此局面。”(银行的钱搞丢了是要掉脑袋的!)这种债务结构的不合理才是史玉柱的“致命错误”,前副总裁最后总结说。听了他的这些话,“喝一杯酒抿在口里久久不咽下。”(又惊讶了不是?)这位专家“讲了两句话:其一,他在一些书中引用过巨人作反面例子,用得不妥;其二,他非常敬佩史玉柱,他渴望能见到史玉柱。”这段自弹自唱的奇谈怪论到最后,专家变成了学生,向他这位老师真诚道歉,并还要向他的师爷负荆请罪!
这样的高级智囊!这样的专家!伴史玉柱左右,难怪史玉柱要在黑暗中摸索了。史玉柱悲乎哉?可悲也!
“资金短缺”、“债务结构不合理”,你需要多少钱?巨人大厦总投资12亿,我借给你12亿怎么样?你用12亿把70层高的巨人大厦盖起来了,但是,70层高的巨人大厦的市场在哪里?珠海总人口不足100万人,特区进入了后特区时代,70层的写字楼在珠海根本没有那么大的终端市场,结果必然造成12亿资产沉淀,你欠我12亿,每年还要增加接近1个亿的债务,如果这样,史玉柱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再给牟其中6个亿怎么样?如果还按牟其中原有的思路走,他会败得更惨。
再给吴炳新10个亿怎么样?如果还按吴炳新原有的思路走,他会败得更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