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代中国企业的成败命运看战略决定成败,揭开中国企业命运之谜,中国企业战略批判
战略性错误是不能犯的,一个战略性错误可能导致一个企业全军覆没,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的整体衰落源于战略性失误,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如联想、海尔等能够长盛不衰,得益于正确的战略,中国第二代民营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以及失败的企业要想东山再起,重新站起来,都有赖于正确的战略。
我们以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的整体衰落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揭示中国企业成败的命运之谜。
中国企业纷纷而倒下都是“细节”惹的祸吗?
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已经纷纷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知道,牟其中的南德公司衰落了,史玉柱的巨人集团衰落了,太阳神衰落了,三株衰落了,沈阳飞龙衰落了,505衰落了,中国民营企业纷纷衰落,一如它们的迅速崛起,令社会公众莫名惊诧,专家们大跌眼镜。
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不可避免地衰落了。这竟成为世纪末中国一个特有的经济现象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第一代民营企业为什么不约而同地走起了下坡路?下一代民营企业路又该怎样走?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有的认为都是广告惹的祸,“标王”惹的祸,有的从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上找问题,有的把造成败局的原因归咎于某一次决策失误,有的则从企业领导人的性格品行上找根源,进行神秘主义的所谓探索,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等等,隔靴搔痒,不得要领。
按照这种探索,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广告,昨天是致胜的法宝,今天就成了败北的元凶?
为什么同样的性格,昨天还是他成功的关键,今天却成了致命的弱点?
为什么同样是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在昨天还被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顶礼膜拜,今天竟成了导致他失败的罪魁祸首?
难道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按照这种探索,失败的民营企业,家家都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各家的问题又都各不相同,一次决策的失误、一个疏于管理的问题、一种性格品行方面的弱点、一个领袖情结等等,就能造致整个企业无可挽回的败局。
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偏偏在今天而不是昨天或明天,中国的民营企业竟这样弱不禁风,争先恐后地应声而下?
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在同一时期,各种不同的因素,都会使民营企业纷纷中箭落马?
难道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是殊途同归,中国民营企业都走上了穷途末路?
中国民营企业为什么长不大,为什么各领风骚三、五年,为什么纷纷倒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