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统一货币,标准的铜币是半两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当时中国人的宇宙观天圆地方说。从此以后,一直到清朝,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都沿用这种外圆内方形式的铜钱。汉初铜钱由民间自由铸造,轻重大小不一。到汉武帝时,货币的铸造权统一在国家手里,元鼎四年(前113 年)开始铸造五铢钱。五铢钱轻重大小适宜,使用时间长达700 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货币。王莽的币制改革,采用宝货制,在中国货币史上是一个例外,它有金、银、龟、贝、铜等五物六名二十八品。至今留传下来的“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造型别致,上部为圆形方孔,下部为长条刀形。其中”一刀“两字用黄金镶嵌而成,至今金光闪闪。为历代所珍视。东汉大科学家张衡作诗咏之:“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东汉末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铁钱,这是中国最早的铁钱。中国铜钱有纪元年号的,始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 年)所铸的“孝建四铢钱”。唐高祖武德四年(621 年)废五铢钱,铸开元通宝钱。大小仍以王铢钱为标准。“开元”含义是开辟一个新纪元。钱币从唐朝起,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或通宝,或元宝,或重宝,并冠以当时年号,这一体例一直继续到清末。到清朝光绪年间,开始用机器铸币,这时出现中无方孔,正面为“光绪元宝”,背有蟠龙花纹的铜元。使用了2000多年的外圆内方的铜钱,到这时结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宋代的“交子”。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纸币,要算明朝洪武八年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其“壹贯”面值的宝钞,长约36厘米,宽约22厘米,而最小的纸币是近代发行的,其大小如现在火柴盒的贴花纸。中国的货币,种类繁多,千姿百态,五花八门,形式各异,其特点之一是货币铸造和流通的地方性,遍地开花,更使货币趋于复杂。就目前所看到的形状,有海贝形、铲形、刀形、豆腐干形、圆形、长方形、上圆下长条刀形、有孔的、无孔的等。质料有海贝、蚌壳、软石、兽骨、龟甲、金、银、铜、铁、铅、铝、镍、锑、纸、皮、帛等。币值有毫、钱、分、角、元,甚至达陆拾亿元一张的钞票。在近代钞票的发行者中有官银局、票号、银行、钱庄,甚至有些村镇厂矿发行的有价值证券,也作为地区钞票流通,中国古代货币的极端复杂性,是世界各国所罕见的。因而至今无人对中国古代货币做过系统的统计工作,而且也是难以统计的。所以中国古代货币究竟有多少种,包括多少种形状、多少种质料等等,始终是一个难以说清的问题。
(蔡继福)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