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也有几种不同意见。袁翰青在《中国化学史论文集》中认为,《平龙认》是唐代人的著作。唐代某个炼丹术士通过观察发现有些物质燃烧后能使空气发生变化,还可能观察到硝石加热后会放出气体,于是就用古代的阴阳学说作解释。因此,《平龙认》所用“阴阳”两字,是一般的哲学上的概念,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空气的成分和氧气这一物质。总之,所有一切可以看作在近代发现氧气之前所进行的“先驱工作”。要使唐代发现氧气之谜得以解决,关键是找到《平龙认》原书。孟乃昌在《太原工学院学报》1980年第1 期上的《(平龙认)质疑》认为,《平龙认》一书,自克氏的论文发表以来,至今国内外尚无人见到。而且克氏在论文中把成书时间说成是“至德元年岁次丙申三月初九”,即公元756年,但是,中国历史上并没有这个日子,因为756 年被分成两半,就是一至六月的天宝十五年和只有七至十二月的至德元年。另外,加上其他一系列疑点,孟乃昌认为《平龙认》一书是克氏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编造的伪书。1980年《科学画报》4 月号发表了叶永烈的文章《对一件化学史悬案的新见解》,认为明代三宝太监郑和本姓“马”,因此《平龙认》是郑和所著。在同一刊物7 月号上,又发表了吴德铎的三点不同意见,认为《平龙认》的年代、书名字体以及作者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至今尚不能作出最后定论。
可见,中国古代发现氧气的问题,确实还是一个尚待解开的历史之谜。《平龙认》是否真有其书?如果真有其书,是唐代著作,还是后人伪托?倘如原书不在了,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研究考证来解决这一悬案?等等。这一切都是尚待我们去探讨的问题。
(冯兆平)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