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何为世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2/2)
    1900年在甘肃敦煌千佛洞,发现了一册印刷的《金刚经》。其末尾写道:“咸通九年(868 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有明确日期的印刷物。《金刚经》成卷子形,长约16尺,由7 个印张粘接而成。卷首为一幅反映释迦牟尼对弟子说法的故事的画。其余部分为《金刚经》的全文。有位学者在对实物分析后指出:“这书雕刻非常精美,图文都浑朴凝重,刀法纯熟,足以证明这是刊刻技术已达高度熟练程度时的产物。”与《金刚经》先后或同时发现的还有唐僖宗乾符四年(877 年)历书的残片和民间私历中和二年(882年)历书的残片。这就说明:《金刚经》并非印刷术刚发明时的传世物。日本现存有四种印本《陀罗尼经》,当时藏在小木塔里,分配给各寺院,每卷长约18寸,高约1 寸,有35行,每行5 字,相传为770 年(日本宝龟元年)所印造。印刷术不是日本人所发明,这已成定论。许多学者认为,宝龟本《陀罗尼经》是中国印刷术传播到日本的结果,或者认为这是中国人前往刊刻而成的。无论哪一种说法,都说明宝龟本《陀罗尼经》的刊刻同中国有关,反映了中国的印刷术在8 世纪时已很普遍了。

    1966年,在南朝鲜东南部庆州佛国寺释迦塔内,发现了我国汉字译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咒》。据外国专家研究,它是在704 —751 年间刻印的,相当于唐朝武后长安四年至玄宗天宝十年。它比咸通本《金刚经》又提前了100 多年。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现存的最早刻本。

    根据明邵经邦著的《弘简录》记载:唐长孙皇后生前曾编写《女则》一书,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贞观十年(636 年)长孙皇后离世,唐太宗曾下命令刊行《女则》。有些研究者据此认为,印刷术的发明应早于贞观十年,否则唐太宗不会下令刻印发行此书。遗憾的是《女则》没有传世,因此尚未得到实物的印证。学者的辛勤研究,使印刷术发明的时间不断往前推,当然欲知雕版印刷术最早出现的确切时间,还需要对历史文献作进一步发掘,尤其需要有更新的文物发现。

    (应岳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