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天文学家根据星象移动的规律,测出《夏小正》所言的天体现象,恰和周初即公元前一千年的观象相合。于是认为,这本书的编纂当在西周初年。有人推测,商代后期才有大量的甲骨文出现;《尚书。多士》篇说:“唯殷先人有册有典。”那末这本书的撰写可能在商代后期或商末周初,是当时居住在淮海地区、沿用夏代历法的杞国人整理记录而成。《夏小正》经文中有两处出现“王”字,一说“王始裘”,二说“王狩”。有人指出,在西周铜器散氏盘铭文中,“矢”作为宗周王畿附近的一个小国,它已公然称“王”,远在淮海地区的杞国,当然更能称王了。
不过,《夏小正》的历法十分简单,它只是把一年分成12个月,没有置闰月的方法,更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它所记载的自然界现象,以动植物的变化最多,可见这是一种较原始的观象授时的历书;它所记的生产活动,也只有农业、畜牧、渔猎、采集,而没有提到“百工”之事,手工业生产在当时还很不发达;许多迹象表明,它很可能是夏朝流传下来的关于生产活动的世代经验的积累。况且,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夏桀后来“出奔南巢氏”,有人认为就在今安徽巢县一带。夏朝末年的统治中心,应该也在淮海地区。
究竟《夏小正》是什么时代的作品,这需从历史学、文字学、地理学、考古学、天文学等各个方面作综合考察,方能得出较可靠的结论。
(郑嘉融)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