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西夏史的学者李范文针对唐嘉弘的论证和“虽然有的著作也认为是党项拓跋氏,却没有去作进一步研究”的现状,反驳了鲜卑拓跋氏说的主要论据。他根据新旧唐书《党项传》指出,党项族原居住在我国西南四川一带,后因“吐蕃浸盛,拓跋畏逼”才迁徙到了西北地区。他指出在两幅宋代历史地图上今宁夏地区就标有“党项西复”和“党项夏国”的位置,“说明西夏是党项拓跋氏”(《试论西夏党项族的来源与变迁》,载《西夏研究论集》)。
其它持党项拓跋说的国内外论著还有很多,兹不枚举。
魏英邦在《西夏民族的先祖是党项抑是拓跋》一文中,对西夏拓跋氏即党项族提出了新的批评。他指出,人们坚持把党项与西夏建国联系在一起,主要是依据拓跋氏是党项族的首领部落。实际上,“拓跋氏是东北鲜卑族人而非西南党项族”,因为,现在无从证实拓跋氏曾经统治过党项族。他认为,西南党项族的所在地,曾与魏国管辖的领地接壤,党项族或一度受过魏国的统治。在西魏被北周篡位时(公元557 年),鲜卑拓跋氏遗族仍留在原居地而生存下来,一直未被周围的党项族和汉族同化。即如《金史。夏国传》中罗世昌所说:“元魏衰微,其居松州者复姓为拓跋氏。”党项与吐蕃是同一民族,属羌族,因拓跋氏与羌族语言不同,又受到“吐蕃畏逼”,故迁移西北与和它有血缘关系的北方其他部族居住在一起,并逐步建立了西夏。因此,所谓党项族举族迁移西北是不可靠的,不过,只有极少数党项人曾追随拓跋氏来到西北。他指出:西夏境内大多数是北方部族、阿尔泰语系的鲜卑族、匈奴族和突厥族以及广大的汉族。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断定“西夏国语是阿尔泰语系,而非藏缅语系,西夏国书是音符文字,而非如一般专家学者们所认为的出自‘六书’或汉字构造方式”(载《甘肃民族研究》1984年第1 、2 期)。
西夏拓跋氏的族属是一个较复杂的历史问题。除了要正确认识与考订史料外,还涉及到怎样正确鉴别判定民族特征之一的西夏语言文字的语系问题。还有,与之有关的西夏遗民的下落问题也值得认真研究。
(黄显功)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