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长沙楚墓帛画中的妇人形象是谁?(2/2)
    上层为天空,左上方之兽,是我国古代神化了的龙,不应当是夔。右上方的鸟,应为凤鸟。龙和凤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人和神助魂升天的神兽神禽。妇人右下角有一弯月状物是画的下层,应为大地,意味着妇人站在大地上,表情肃穆,向着升天驾御的龙凤合掌祈求,希望飞腾的神龙神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这种“灵魂升天”的思想,在俗信鬼神的楚地非常盛行,可以从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诗篇中找到印证)。帛画的主题思想应该是楚巫神迷信思想的反映。作者最近又撰文认为妇人右下角弯月状物为魂舟,表示她的升天,除有龙凤引导之外,还有魂舟供她遨游升天。根据这些论证,作者认为画中妇人即墓主人的画像。美术史家金维诺先生也持此说,他在《从楚墓帛画看早期肖像画的发展》中,认为这些用途同于明旌的帛画,画上的中心人物均为死者本人的画像是可以肯定的,并认为此类帛画是我国肖像画的滥觞。由此推知,画中妇人长裙曳地,鞋履不露,使人一看就明确死者虽不是一个所谓“雍容华贵”的贵夫人,却也是养尊处优的统治阶层的主妇。王伯敏先生在他近年出版的《中国绘画史》中认为:这是一幅带有迷信色彩的风俗画,描写一个巫女为墓中死者祝福。关于“巫祝”的事,由来已久。王符在《潜夫论》的《浮侈》篇中有较详细的叙述。这幅帛画所描绘的妇女,有可能是当时“巫祝”的形象。除此以外,还有人认为画中妇人是女神宓妃,王仁湘同志就认为这是一幅“丰隆鸾鸟迎宓妃”图。(见《江汉论坛》1980年第3 期《研究长沙战国楚墓的一幅帛画》)

    从墓葬出土的形式来看,帛画当时不是作为观赏的美术品,而是被统治者作为寄托其不可达到的欲念的迷信工具,这种形式是当时楚人的一种迷信习俗,这是比较确定的。至于画中妇人的形象到底是谁?各家论说很不一致,这倒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开的谜,有待于专家、学者作进一步研究。

    (罗文中)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