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八阵图如何行兵布阵?(2/2)
    诸葛亮作八阵图是对历史上阵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东汉学者郑玄注《周礼》时指出,春秋时代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曾在兵法书中讲述八阵之法。《隋书。经籍志》一书著有《孙子八阵图》一节,可惜内容散佚。不过,这也说明八阵图古已有之。1972年,山东临沂县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残简中,有一节是《八阵》篇。汉朝及三国时代的军队也演习八阵法,例如《三国志。武帝纪》中说,“十月都试车马,幸长水南门,会五营士兵为八阵进退”。不过,诸葛亮吸收和继承了历代军事家在八阵法中的精华,又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因此后人说他的八阵法源于孙武,又不像孙武。

    八阵法是诸葛亮行兵作战的常用之法。从古籍上看,至少在三处地方用过这种方法。一处在陕西勉县定军山附近。干宝《晋纪》中说:“诸葛孔明于汉中积石作垒,方可数百步,四郭,又聚为八行,相去三丈许,谓之八阵图。”《水经。沔水注》中也记载:“(定军)山东名高平,是亮宿营处,营东即八阵图也。”第二处在川东奉节县长江边上,就是陆逊被困的地方。据《水经。江水注》记载:“江水又东经诸葛图垒南。石碛平旷,望兼川陆,有亮所造八阵图,东跨古垒,皆垒细石为之。自垒南去,聚石成八行,行间相距二丈。“第三处在四川新都县北30里的牟弥镇。据《大明一统志》记载:“武侯八阵图,土城四门,中起六十四魁,八八为行。”可见,八阵之法是诸葛亮的常用之法。陈寿在《三国志》中也指出,诸葛“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不过,奉节县长江边上的八阵图可能不是实战的遗迹,而是演习八阵法的地方。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石成堆,石堆高5 尺,60围,纵横棋布,排列为64堆。石堆建造得很牢固,夏天大水冲击淹没,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八阵石垒岿然不动,到了唐朝,石垒依旧。这些石垒,可能是练兵时军队队形变化的一种参照物。

    八阵图在战争中的应用、变化究竟如何,现在还只是略知一二。随着考古挖掘的发现,也许能提供古代八阵法的更多的资料,这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朱长超)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