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中国人最早吸烟始于何时?(2/2)

    有学者指出:中国人最早吸烟的不是平民和官人,而是军人。烟草传入之初,有人认为它有毒,吸多能置人于死地。如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枣林杂俎》中就说烟草“性燥有毒,能杀人”。但更多的是说烟草可以去湿,“避瘴气”、“避寒湿”等等。这种说法大概是与烟草最初传入是在沿海潮湿地区及东北寒冷地带有关。也许是传说吸烟有这些效用,以及军旅生活的特殊情况,故最先广泛吸烟的是边防地区的军队。明末有人说,最早普遍吸烟的是云南的明军。据说明朝派往云南执行任务的军队因为“深入瘴地,无

    不染病”,但其中有一营人因为吸烟而安然无恙,故而“众皆服烟”。以后随着军队的调动而使吸烟的习惯广为传播。南方的驻军调至北方,就把这种习惯带到北方,又逐步传至百姓中。如明末人杨士聪说北方本来是没有烟草的,但万历以后明与后金交恶,“调用广兵,乃渐有之”。

    不过,据清代文人的记载,烟草本出产于高丽(朝鲜)。而现在学者一般认为朝鲜本不产烟草,而是大约在我国明朝万历年间由日本输入的,其称烟草为“南草”或“南灵草”。17世纪30年代以后,朝鲜与中国、日本的贸易十分频繁,于是,烟草等物就传到中国来了。据载,当朝鲜商人将烟草输入沈阳时,清太祖皇太极因为这不是本地土产,下令禁止。由于禁下不禁上,禁令没有什么效果。到了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清统治区烟草开禁,但只限于自种自用。这样,东北一些地方就开始种植烟草,这就是后来所谓“关东烟”的起源。清人入关以后,吸烟的习惯在华北一带传播开来。由于八旗官兵大多抽烟,随着驻防八旗分散在全国各地,抽烟的习惯就传得更广泛。在清初,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男女老幼,嗜烟者极多。董潮的《东皋杂钞》说当时吸烟已习以为常,“大庭广众中以此为待客之具”;由于需要量增加,我国烟草的产量也逐步上升。据史书记载,当时人们的吸烟方式,也已是多种多样的了,最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吸旱烟,这是日常各阶层最为普遍的用法,即用竹管装上烟锅烟嘴,“以火烧一头,以一头向口,烟气从烟中入喉”。另一种是吸鼻烟,这种吸用方法主要在上层社会中流行。根据以上各种情况,有人认为探讨中国人最早吸烟的时间应以普遍性为根据,时间应该定在17世纪30年代以后的清统治区内。关于中国人吸烟的最早时间,目前在学术界还在进一步的探讨之中。(俞奭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