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从中华民族的农耕经济及其对土地的特殊眷恋这一点上来找原因。黄土高原的肥沃保证了庄稼的丰盛和人畜的兴旺。黄字“从田,是田土沾于人身之色“,(见党晴梵《先秦思想史论略》)”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尚书大传》)”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管子。水地》)华夏族世代息居于黄土高原,对供给他们衣食住行的黄土大地,有一种特别崇仰而依恋的感情,并由此而对黄土之色产生一种景仰、崇尚的心理,《说文解字》云:“黄,地之色也”,《淮南子。天文训》:“黄色,土德之色”,《考工记。画绘之事》:“地谓之黄”,这些例子,都说明了由对养育自己的土地敬仰进而崇尚土地之色的心理基因。
又有以古代文化“核心区域”理论来解释的。张光直在《华北农业村落生活的确定与中原文化的黎明》(载台湾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1本)一文里指出,每一强大而有影响的文化,确实存在着客观与主观相对立统一的中心,“客观”是形势的必然和周围的承认,“主观”则是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自觉和自尊。我国远古文化核心之一是以炎黄族为代表人的西北黄土高原,他们自以为身居天地的中央,一切都以我为中心,一切以我为最佳,甚至连黄土之神黄帝也成了“中央之帝”或“中央之神”。《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里所反映出来的五行观念,也异口同声地说中央土,其色黄,其神黄帝。这种文化中心的观念,使得炎黄族把自己居住的土地视为中央之土,把中央之土的颜色视为中央之色。《论衡。符验》曰:“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汉书。律历志》也说:“黄,中之色也”,黄土高原作为炎黄子孙生活的根据地,成为华夏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黄色作为它的主元素,便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独尊的崇奉,以后愈演愈烈,最后竟成为帝王的垄断色了。
但到底应怎么解释中华民族崇尚黄色的原因,至今尚无定论。
(东生)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