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古典悲剧起源的时间,应该结合中国戏剧的形成时间来共同探讨。应该说,古典悲剧是随着戏剧的产生而出现的。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认为:“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合歌舞以演一事,实始于北齐”;《代面》、《踏谣娘》“此二者皆有歌有舞,以演一事,而前此虽有歌舞,未用之以演故事,虽演故事,未尝合以歌舞,不可谓非优戏之创例也。戏剧之源,实自此始”。据此,有的学者以为:我国古典悲剧应该起源于6 世纪末、7 世纪初。其理由是:(1 )那时在今河北地区,发生了我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第一出略具规模的歌舞剧《踏
谣娘》诞生了,它“有歌有舞,以演一事”,符合悲剧的要素。而《九歌》则缺乏完整的故事情节。(2 )据《教坊记》等书记载,《踏谣娘》的演出情形是这样的:演员扮苏氏妻徐行入场,且步且歌,诉其悲苦,伴唱者倚声和之;随后另一演员扮其夫苏郎中登场,于是作殴斗状。从内容来看,是以悲剧为中心的。有人指出,中国古典悲剧实始于汉代“百戏”节目之一的《东海黄公》。这个节目在民间演出时,就是一个悲剧,看后使人对黄公因年老体衰,又因饮酒过度、气力疲惫,不能行其法术而被虎所伤,表示了无限同情;《东海黄公》虽是汉时典型的角抵奇戏,本不需要有故事穿插,但它对此有进一步发展,它以表演故事的姿态出现。在表演上既有吞刀、吐火等幻术,又有人与虎斗的角力,使各种艺术熔于一炉,塑造了黄公这个有戏剧性的人物,并赋予他一个小小的主题,即所谓“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意即,凡是挟邪不正派的人,总是没有好结果的,其悲剧意义是鲜明的。可见当时“百戏”
已借故事情节,由单纯趋向复杂,使形式服从于内容,故有人认为:“后世戏剧,是于此发端,确有直接渊源”。(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所以,将《东海黄公》作为中国古典悲剧的起源,比《九歌》或《踏谣娘》更合理些。有的研究家认为,南戏是我国最早的正式戏剧,中国古典悲剧应该是从这时开始。例如《张协状元》,叙述贫女受到张协的遗弃,唱的《泣梧桐》、《五更转》都是极哀伤的曲子。不仅如此,南戏的题材很注意反映现实,出现了一批悲剧作品。如《赵贞女》批判了负义的文人;《白兔记》中的李三娘,被狠毒的兄嫂逼迫用两头尖的水桶打水;《王魁》戏文中桂英的冤魂,终于找到了背叛誓言的负心贼王魁,让他抵偿了自己的生命等。所以,中国古典悲剧实自南戏始。还有的学者指出:中国的戏剧直到元朝才进入了成熟期,其中的一个典型标志,就是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悲剧——《窦娥冤》。剧本通过窦娥蒙冤而死的怨愤使自然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情节,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的政治,强烈地表现了遭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窦娥的悲剧是元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正是时代的悲剧。七百多年以来,它一直演出不衰,若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也无愧色。可以说,《窦娥冤》比先前一切包含悲剧因素的戏剧都来得出色,它是我国戏剧史上第一出真正的悲剧作品,因而也就可以说,中国的古典悲剧从此始。
看来,中国古典悲剧起源的时间,由于所凭论据不同,争论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俞奭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