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到底有无古典悲剧?如果有,它又源于何时呢?这两个问题,在我国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迄今还未统一,分歧颇大。
悲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它往往反映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矛盾冲突,展示善恶两种社会力量的激烈斗争,主要是表现主人公所追求的理想、所从事的事业由于邪恶势力的迫害及本身的过错而不能实现,并以其悲惨遭遇或自身毁灭引起人们的怜悯、同情、悲愤、崇敬。悲剧的基调庄重,气氛严肃。恩格斯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曾说,悲剧性的冲突的实质在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悲剧是社会生活中悲剧性冲突在艺术上的反映。据此,有的学者认为:如果按此标准来衡量,则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古典悲剧。形成戏剧尤其是悲剧的重要条件是故事,没有故事,就只能停留在歌舞、杂技阶段。在希腊,戏剧包括悲剧的基础和土壤都是神话传统,而中国的奴隶制和封建制都不利于神话传说的产生和发育,仅有的一点零碎的神话传说,还受到儒家正统思想的排斥。比较发达的史传故事则因以深奥的书面语言记载于书中,而为上等人私有。这样,在下等人手中的歌舞与在上等人手中的故事,就不能互相结合,产生出真正的古典悲剧来。在中国古典戏曲中虽有不少悲剧的因素,但却缺乏完整独立的结构、故事情节,且绝大部分都有理想化的结局。可以说,中国无古典悲剧,甚至连元明清的所谓悲剧作品也算不得真正的悲剧。
但不少学者对此持有异议,认为悲剧的起源与作为整体概念的戏剧的起源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戏剧虽然晚出,却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中国的原始歌舞剧原无悲喜剧之界限,但它所表现的矛盾冲突的性质和在人们心灵上所唤起的思想感情,又确是沿着悲喜两个方向发展、演变的。
所谓“优孟衣冠”就是原始歌舞剧“葛天氏之系”向滑稽方向发展;而《九歌》一类的歌舞剧则是向严肃、悲壮的方向发展,中国悲剧形式虽稍晚于希腊,但它是中国文艺发展史的必然产物,也符合人类文明史的共同规律。认为中国无古典悲剧,就连元明清的悲剧也不能算悲剧的说法,是不确切的。
即使在承认我国有古典悲剧的学者们中间,对本国古典悲剧始于何时的问题,同样有争论。
有学者认为,原始歌舞剧《九歌》可以说是我国见之于文字记载的第一出悲剧。因为:(1 )从《九歌》的主题来看,它是借助于神话传说来表现人们的美好愿望与不可思议的自然力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人们的高尚情感与社会必然之间的悲剧性冲突。(2 )从《九歌》的艺术形式来看,它是有舞、有歌、有众多人物、有动人的故事情节、有种种道具、有光彩夺目的服饰、有舞台布景、有乐队伴奏的大型歌舞剧,尤其是其中的《湘君》、《湘夫人》更为典型。因此,可将《九歌》看作是我国古典悲剧的起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