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武松是小说中的人物吗?
    在我们中国人中,武松的大名知之者可谓多矣。

    人们熟悉武松,开始还得靠那位做《水浒》的施耐庵先生。小说里的武松,写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是个颇为成功的血性男儿典范。他是南宋以来几百年间很多民间艺人辛勤劳动的结晶。本世纪始,武松又走进了银幕和戏剧,“英雄盖世武二郎”,这样,他的名气便更响亮了。

    可是,就是这个人人皆知的行者武松,却名不见经传,有来以来的官书可谓多如牛毛,但从未有这位景阳岗上打虎英雄的名字,当然更谈不上其生活的事迹了。凡属《水浒》那块石碣上刻的好汉名讳,见于《宋史》的,除了宋江实有其人其事,另外还有个可能是九纹龙史进,其余或名不对事迹,更多乃查无实据。当然,关于这位大名鼎鼎的武行者也是没有其名的。长期以来,武松从来没有出现在史学家的笔下,他只是一个根据形象思维所塑造出来的小说人物,戏剧角色,而不是历史人物。

    可是,也有人认为武松确有其人,并有其事。最早出现绰号为行者的武松名字的,是南宋末年的那部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在宋江和他的伙伴们中,坐在第30把交椅的就是武松。元朝画家龚开根据《东都事略。侯蒙传》,写有《宋江三十六人赞》,其中亦有一个是武松。它是沿袭《宣和遗事》而来。元人杂剧多有梁山人物和武松故事,在《义侠记传奇》中还写到,武松自幼订下妻子贾氏,但因逃上梁山失散,后来宋江受了招安,“诸英雄都得了官职,武松与贾氏相见,由宋江等作主而结了婚”,他和鲁智深“皆不以独身终也”(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明朝中叶流行水浒故事,陆容《菽园杂记》记有“斗叶子之戏”,内开捉拿武松的赏钱一千万贯,这个悬赏数目仅低于宋江,而高于梁山其他大小头领,据称此说源自张叔夜招安梁山泺榜文,“拿武松为一千万贯花红”。(王士禛《居易录》)

    由于《宣和遗事》等书记述,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也称武松自参加讨方腊回来,因自己残废,就在杭州六和塔出家为僧事。明末陈忱《水浒后传》还有混江龙李俊等梁山泊兄弟自暹罗国来临安(杭州)时,赴六和塔寺拜访过武松的故事。对此清人朱梅叔还作了新的补充,他说,在杭州铁岭关附近,“国初时,江浒人掘地得石碣,题曰‘武松之墓’,当日进征青溪,用兵于此。稗乘所传,当不诬也”(《埋忧录》)。陆次云《湖壖杂记》也有相似记述,都以为武松实有其人,对此,清人汪师韩竭力反对,他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