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的伟人行列中,秋瑾是屈指可数的女革命家。对于她的光辉业绩,包括文事武功、崇高品格以及卓越才能,学术界无不予以高度的评价。但是对她的生年,却意见纷繁,争论颇多,几乎成为史学界的一桩悬案。一、秋瑾出生于1879年。
此说始见于吴小如的《秋瑾烈士生年考》一文(载《文汇报》1961年10月24日)。邵雯在《秋瑾出生年代初考》(《历史研究》1978年第24期)一文中,又对此说法作了较详细的论证。他们的主要论据是:1 、秋瑾系在其祖父宦游福建期间出生的,据《福建云霄文史资料》第三辑记载,秋瑾祖父秋嘉禾赴福建云霄县任职时间在光绪四年(1878年),“第二年生一女孙”,则秋瑾应生于1879年;2 、从秋瑾结婚时的年龄推算,秋宗章在《六六私乘》中说其姐秋瑾“于光绪二十二年正月五成札”,“年十八嫁湘人王廷钧”,据此向前推算,秋瑾也应生于1879年;3 、秋瑾本人在诗作《泛东海歌》中,有如下诗句:“愧我年廿七,于世尚无补”。此诗写于1904年秋瑾东渡日本留学期间,也可以证明她生于1879年;4 、根据《浙江办理秋瑾革命全案》的有关卷宗,秋瑾供词自称自己“年二十九岁”,也可推定其生年为1879年。
二、秋瑾应生于1877年。
此说系郭延礼在《秋瑾年谱简编》(载郭著《秋瑾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中明确论定的。郭延礼主张,考前人生年,一般当以亲笔为据;在有关秋瑾生年的诸种说法中,大多缺乏直接史料根据,唯独1877年说由秋瑾本人留下了最珍贵的亲笔史料。1904年(光绪三十年)秋瑾写给盟姊吴芝瑛的《兰谱》中自称:“年二十八岁,十月十一日卯时生”。据此,则秋瑾生年当为1877年。这一《兰谱》,确系秋瑾亲笔填写,现藏浙江省博物馆,有实物可证。郭延札还认为,这一生年与秋瑾诗中“愧我年廿七”以及《供词》中的“年二十九岁”并不矛盾,因这后两处所记年龄,均系秋瑾留学日本以后的事,当以周岁计算的。三、秋瑾的确切生年应为1875年。
此说最初出于秋瑾幼弟秋宗章所作之《六六私乘》,其中写道:“伯姊实生于闽,时为光绪元年(即1875年)夏正十月十一日也。”
近年,秋瑾胞妹秋珵女王慰慈在《关于秋瑾的确切生年》(《解放日报》1981年5 月14日)一文中,摆出不少史实,进一步论证了秋宗章《六六私乘》中关于秋瑾生年的记载不诬,强调指出秋瑾确实生于光绪元年(1875年)
夏正十月十一日。她列举的理由是:1 、其母秋珵生于光绪四年(1878年)阴历三月初一日,据此,秋瑾作为秋珵之胞姊,岂能生于1879年?至于秋瑾生于1877年说也不能成立,因秋瑾生日为阴历十月十一日,若她生于1877年,则姊妹前后相距仅不到半年,不符合十月怀胎的常理。2 、秋珵在世时,常同王慰慈兄妹等人谈起秋瑾少年时代的往事,其中有一则是:秋瑾童年时,其父秋寿南曾请一位算命先生给她们姊妹俩测字算命,秋瑾比妹妹大三岁,属猪,因鼻梁上一段骨节微隆突,算命先生看相后,说她“命宫祚薄,三十三,命中关”云云,当时家人并未介意,不料后来竟不幸言中,果然在虚龄三十三岁遇难。秋珵每当谈起这段往事,总为胞姊的“命乖运蹇”而长吁短叹,黯然神伤。据此,更证实秋瑾确实生于光绪元年(1875年)夏正十月十一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