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风光丛书-中国名寺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3。碧云寺(2/2)

    碧云寺的罗汉堂与其它寺庙的罗汉堂不一样,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堂内除多了八尊罗汉外,乾隆皇帝也趁机在众务难以对号的罗汉群中、捞取了一个果位,当了罗汉。这里罗汉的名位,是经过乾隆皇帝亲拟和精心安排的,在每一罗汉前立有金漆神牌,上书罗汉之名。乾隆封的第一位罗汉是“阿若个高陈如尊者”,因他是佛祖释迎牟尼济渡的五僧人中的第一位,又曾是贵族,所以将他排在众罗汉之首。令人深感兴趣的是,乾隆当了皇帝仍来心满意足,还要当罗汉、罗汉堂里的第四百四千四尊罗汉,身披甲、头戴盔、罩袍穿靴,气宇轩昂,庄重威严,形态特殊,与普通罗汉不同,而与传说乾隆皇帝要当罗汉的装扮却一模一样,分明就是乾隆为自己塑的一尊罗汉像。这尊罗汉像还加了“破邪见尊者”的封号,其含意是别人的看法都是邪说,只有他的意见是正确的,也只有他才能识破世间的谬误。好在佛法无边,有尊乾隆的“假罗汉”也未尝不可。更有意思的是,乾隆皇帝还把“师子翻尊者”安排在他前面第四百四十三尊罗汉位置,这尊罗汉是释迎牟尼的祖父,为师子(即狮子)翻土,他在位的时候,喜欢以徒手翻倒狮子捕捉而闻高,其力大无穷,所以称为师于翻土。乾隆皇帝将师子翻土封为罗汉,并安排在自己身旁,意思是借其力量保护自己。乾隆皇帝还把“无忧德尊者”安排在他后面第四百四十五尊罗汉的位置。这尊罗汉是古印度著名的阿育土、性情残暴,好大喜功,但智勇双全,平定了叛乱,统一了印度,建立了孔雀土朝。阿育土取得政权以后,佛心大发,建寺庙,造佛塔,虔诚拜佛,并定佛教为国教。乾隆皇帝之所以也把阿育土安置在自己身边,是因为有与其相同的热衷于好大喜功的作风。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当了罗汉还是不甘心,还要挑选一位大力罗汉来作为他的保镖。另外再挑选一位志同道合的罗汉来作为他的伙伴,以显示他至高无上的皇帝尊严。

    在释迎牟尼殿的右边跨院是原行宫院,又名水泉院,原来是明代的“听水佳处”,山泉从石缝中流出,潺潺有声。院内建有眼镜池,池水清澈,池上有小桥;南面峭壁有三仙洞,励里塑有佛像。满院松柏翁郁,一片荫给,缀以山石亭台,景色清幽,宜人体憩。夏口山风送爽,品茗其间,更是无穷的乐趣。

    金刚宝座塔是碧云寺最宏伟的建筑,在后面的塔院内,塔建于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是仿照西直门外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而建的,结合了印度和中国的建筑手法,具有民族风格。金刚宝座塔是指印度菩提伽耶城中释迎牟尼悟道成佛处的纪念塔,凡模仿其形式建造的塔均称为金刚宝座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高34。 7米,为我国现有金刚宝座塔中最高的一座,全部用汉白玉石砌成。塔基为高台,有石阶从正面招‘旋而上,可达台顶。塔身建于高台中央,为一方形台座,正面中开券门,门内两侧有石梯自座内上达座顶。座顶上有密檐方塔五座和喇嘛塔两座,正中为一小型金刚宝座塔,小座上又分立两塔。塔身满刻各种大小不同的佛像、天土、力士和龙、凤、狮、象以及各种动植物图案,雕工异常精美,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品。1925年3月12口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其灵枢曾放在塔内。1929年5月迁葬南京紫金山,他的衣帽则葬于此塔,成为衣冠缘。金刚宝座塔是碧云寺的最高处,站在塔上远眺京郊景色,群山起伏,林木葱翠,秀丽非常,令人心旷神怡。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